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江苏慈善2023成绩“交卷”:支出救助款物30.37亿元,惠及困难群众748.72万人次

120日,江苏省慈善总会四届三次理事会暨会员工作推进会在南京召开。会上,江苏慈善交出一年“答卷”:2023年,全省各级慈善会募集款物达35.72亿元;新增创始基金1.5亿元,创始基金由换届前的2.64亿元增加到 4.14 亿元;全省慈善会共实施慈善救助项目3054个,支出救助款物30.37亿元,惠及困难群众748.72万人次。

会议指出,全省慈善事业要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扎实推进慈善工作高质量发展。要持续强化思想理论武装,在深学细悟中做好慈善工作、发展慈善事业;要完善并严格执行信息公开制度,自觉接受行政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要加快推进“数字慈善”建设,开展全省性的网络募捐活动,提高募捐平台使用能力。

夯实募捐功底,引领“大众慈善”

省慈善总会会长李小敏介绍,只有做大夯实慈善资金底盘,慈善救助工作才能稳步持续开展;只有抓好扭住慈善项目这个关键,慈善功能作用才能充分显现;只有不断宣扬光大慈善精神,慈善社会力量才能广泛聚集;只有健全建强慈善组织尤其是慈善总会,慈善事业发展才有可靠保障。

募捐是慈善事业的功底。过去一年,江苏网络募捐全面提升,传统募捐持续巩固,社区募捐初具规模。

“指尖公益”引领“大众慈善”。全省各级慈善会全年网络募捐总额6.52亿元、参与人次931万,相较2022年分别增加7900万元、334万人次。其中,江苏慈善专场“99公益日活动共筹集善款4.91亿元,有688万人次参与,相较2022年分别增加1.5亿元、273万人次,实现募集善款数量和参与募捐人次双提升。其中,苏州市、泰兴市募集善款数量和参与募捐人次均位列设区市、县(市、区)第一。

省慈善总会引导社会各界特别是爱心企业家和中高收入群体参与慈善事业,采用慈善一日捐”“定向捐赠”“冠名基金等形式,拓宽资金募集渠道,搭建慈善救助平台。省级机关慈善一日捐活动持续开展,省四套班子领导率先垂范、带头捐赠,省级机关各部门积极发动、有力推进,共筹募善款 1825.63 万元,加上为京津冀洪涝救灾筹募善款761.15 万元、为甘肃青海抗震救灾筹募善款 576.82万元,筹款总额达 3163.6万元,创历史新高。

锚定长期功效”,“他助自助

短期输血式帮扶解不了受助者的长期困扰,2023年,我省持续推进慈善项目转向长期造血式助困。全省慈善会共实施慈善救助项目3054个,打造了一批具有江苏鲜明地方特色和广泛社会影响力的慈善项目品牌。

项目安排注重济困救急,聚焦特殊困难、低收入、农村等需要帮扶群众的急难愁盼,围绕助医、助老、助困、助学、助残、赈灾等开展帮扶,实施重点慈善救助项目22个,支出救助款物1.68亿元,惠及困难群众38万人次。

镇江市慈善助医阳光工程开创慈善医疗救助制度化先河,成为江苏慈善助医的一个响亮品牌。扬州市对全市血友病患者实施医疗费用兜底救助,受助对象从发病救治转为预防治疗。宿迁市持续开展众善众举圆梦助学项目,共支出救助款近2亿元,助力3万名学子完成学业。

省慈善总会还联动各相关部门,借助相关方面专业优势,共同做好慈善项目。例如,横向联动省民政厅、省残联等单位,进行牵手夕阳”“筑梦星空项目,精准识别救助对象,覆盖高龄独居老人、7-14孤独症儿童,基本实现应助尽助;联合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实施展能之家和无锡市筑梦护航项目,为残疾人群体提供就业帮扶。

图片

厚积文化“功力”,“人人可慈善”深入人心

2023年,借助中华慈善论坛等重大慈善活动的影响力,我省持续弘扬中华民族乐善好施、扶贫济困传统美德,推进慈善文化建设,广泛传播慈善理念,共同营造崇德向善社会氛围。

南通充分挖掘慈善文化底蕴,建成50多个“謇园慈善空间,以张謇慈善精神激发市民参与慈善内生动力。2023年,“中华慈善论坛”和中华慈善晚会在南通举行,全国各地“有爱人士”在南通再一次学习实业慈善家张謇的慈善故事。扬州市建成141个慈善文化宣传载体,让慈善在居民身边触手可及。盐城市出台《慈善信息宣传工作奖励办法》,推动宣传形成合力。

各地慈善会推进建设校园慈善文化,将慈善文化融入学校办学理念和教育实践,在青少年心田种下慈善种子。徐州市在100多所学校开展校园慈善文化建设,形成“学校、社会、家庭”这一慈善文化教育体系。淮安市实施育善工程,举办全市中小学生慈善征文比赛活动,收到慈善征文2000余篇。扬中市在中小学建立尚善系列评价体系,每年评选善美少年,激发学生善言善行。

当天的会议再一次弘扬慈善文化,表彰了2023年全省慈善总会系统网络募捐工作先进单位、个人和优秀网络募捐项目,向省慈善总会新会员颁发会员证书,举行了江苏省暨南京市慈善志愿者团队授旗仪式。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刘春

责编:白雪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