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换新律,梅柳待阳春。
当前,长三角大地吹响项目建设“集结号”。新一轮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重大建设项目三年行动计划发布,全球产业科技创新合作大会开幕,长三角迎来第九座GDP万亿之城……
【焦点资讯】
1、新一轮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重大建设项目三年行动计划发布
重大项目是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1月16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重大建设项目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简称《三年行动计划》)正式发布。新一轮《三年行动计划》聚焦“一厅三片”重点区域和四大重点领域,明确开展16项行动,共包括124个项目,为一体化示范区未来三年重大建设项目明确了路线图、任务书和时间表。
2、全球产业科技创新合作大会开幕
1月18日,由世界工业技术研究组织协会主办、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和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承办的全球产业科技创新合作大会在南京开幕。大会开幕式上,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与6家海内外机构现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3、长三角迎来第九座GDP万亿之城
近日召开的常州“两会”透露:“2023年,常州高质量迈入GDP万亿之城。”至此,常州成功拿到继上海、苏州、杭州、南京、宁波、无锡、合肥、南通之后的第九张长三角“GDP万亿俱乐部”席卡。
4、长三角铁路春运务工团体包车火热办理
据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介绍,截至1月21日,长三角地区各火车站已经收到49批次包车需求,乘客总人数达12400多人,主要集中在陕西、贵阳、成渝、齐齐哈尔,以及管内的六安、舒城等方向。有的线路没有车次,铁路部门专门增加了临时车次。
【产业科技】
1、吴淞口科创城正勾画天际线
日前,183米高的上海吴淞口国际科创城首发项目D楼全面封顶。吴淞口国际科创城首发项目(二期)工程共有4栋建筑单体,现已全面封顶。
2、浙产朱雀三号火箭完成首次大型垂直起降飞行试验
1月19日16时,蓝箭航天空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朱雀三号VTVL-1可重复使用垂直起降回收验证火箭(下称“VTVL-1试验箭”)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据悉,此次试验的飞行时间约60秒,飞行高度约350米,着陆位置精度2.4米,着陆速度0.75米/秒,火箭着陆平稳,落点准确,状态良好,试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重大项目】
1、上海重大项目投资再创新高
上海市住建委近日公布上一年度重大工程项目成绩单:2023年共完成投资额2257.4亿元,超过年初计划5%,投资规模再创历史新高。根据预测,今年投资额总量还将提升。
2、上海轨交17号线西延伸主体结构全线贯通
1月19日,随着最后一跨简支箱梁浇筑完成,上海轨道交通17号线西延伸主体结构全线贯通,为最终开通试运营奠定基础。17号线西延伸是长三角示范区内一条重要的轨道交通线路,由既有东方绿舟站向西延伸至西岑站,全长约6.6公里,共设一站一区间,全线为高架线路,连续跨越G50高速公路和三级航道拦路港。
3、杭甬第二高速通道初露雄姿
杭绍甬高速杭绍段、杭甬复线宁波一期1月19日同步通车,为杭州、宁波间第二条高速公路通道的全线开通打下基础。
4、长江铜陵河段综合治理工程开工
1月17日,在铜陵市铜官区新兴闸圩外滩地,长江铜陵河段综合治理工程开工,这是今年我国首个开工的重大水利工程。长江铜陵河段综合治理工程是国家150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也是水利部及安徽省政府重点推进项目。工程可研批复总投资10.1亿元,总工期21个月。
5、义东高速东阳(江北至南市)段正式通车
1月19日,义东高速东阳(江北至南市)段正式通车。
6、宣绩高铁全线铺轨
1月16日上午10时许,位于宣城市宣州区的新建宣城至绩溪高铁施工现场,随着首对500米长钢轨被铺轨机平稳地铺设在无砟轨道板上,宣绩高铁全线开始铺轨。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王建朋 整理
素材来源:新华日报、各地日报、官方微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