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由新华报业传媒集团主办的“中国式现代化 奋进江苏走在前”第十五届新华高峰会暨数字生态合作伙伴大会在南京举行。中国式现代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让14亿多中国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对世界来说,这意味着更加广阔的市场和前所未有的合作机遇,也将为世界现代化注入强大动力。这一进程中,江苏将面临怎样的机遇和挑战?峰会上,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为主题进行了主旨演讲。

中国式现代化的主要路径是什么?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如何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林毅夫用现代经济学的方法总结中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发展的经验提出的新结构经济学认为,要同时实现这五个特征的关键在于根据每个地区具有物质第一性在每个时点给定、随着时间可变的要素禀赋及其结构,通过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两只手的共同作用,把各个地区由其要素禀赋结构所决定的比较优势,协助企业家把它做大做强,变成竞争优势。
“首先,各个地方不管是富还是穷,都有其要素禀赋所决定的比较优势,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共同作用之下,协助各地的企业家把它做大做强,变成竞争优势,就可以解决全国面积这么大、各个地方条件不同,经济怎么发展的问题。”林毅夫表示,各个地方把比较优势发挥出来形成竞争优势,如果能够按此进行,人口再多、地方再大,也都能发展得好,都能够贡献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
其次,按照比较优势来发展还可以实现共同富裕。林毅夫认为,共同富裕首先是建立在富裕的基础上,要实现富裕,收入水平就必须提高,如果按照比较优势来发展,产品有竞争力,收入水平就能够不断提高,就能富裕起来。而且,共同富裕是要“共同”的富裕,就必须建立在收入分配公平的基础上,如果按照比较优势来发展,可以创造最多的就业机会,让依靠劳动力获取收入的群体充分就业,分享发展的成果,而且,经济发展和资本会积累会很快,劳动力会变得相对短缺,工资迅速增长。“总体来讲,按照比较优势发展,可以在一次分配同时实现公平跟效率的统一,政府则在二次分配可以更加改善公平。”林毅夫说。
“再者,按照比较优势发展经济,不仅能够最好地实现共同富裕,还可以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第三个特征,即实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发展。”林毅夫提出,中国有一句古话,“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如果实现了共同富裕,大家收入增加,而收入差距越来越小,就不会出现笑贫不笑娼的问题,就会越发注重礼节、荣辱等精神层次的需求,精神文明跟物质文明就能够协调发展。
“第四,按照比较优势发展实现共同富裕之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望越来越高,而在美好生活的需求当中,当然包括良好的生态环境。”林毅夫表示,按照比较优势发展,大家都富裕了,富裕以后就像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增强,党和政府为满足人民这一需要,会更注重环境保护政策的制定,加强生态的治理。
“最后,按照比较优势发展,一定会是和平的发展方式。按照比较优势发展,符合比较优势的产品在国内国际市场有竞争力,就可以通过贸易的方式,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不符合比较优势的产品就会在国内少生产,多从国外进口,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这样的发展有利于中国,而且,透过互利双赢的贸易,也有利于世界各国的发展”林毅夫表示,因此,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主要路径是按照比较优势发展。
如何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为此,一方面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另一方面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怎样才能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新发展理念有五个方面,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只有这五个目标追求都得以实现,才能称之为完整、准确、全面。创新是第一动力,要同时兼顾其他四个方面,首先是要按照各地的比较优势进行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林毅夫表示,深圳就是从比较优势出发,开始时利用当时的劳动力先行发展劳动密集型的“三来一补”产业,按照“小步快跑”的方式,保证每一步发展的产业符合当时的比较优势、有竞争力,有竞争力后实现资本积累,比较优势产生变化,产业就可以顺利升级,真正实现“积小胜为大胜”。
同时,因为产业及其产品有竞争力,经济发展会快,财政税收就增加得多,而企业又有自生能力,不需要财政补贴,政府就有更多的“精力”去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等补短板的“协调”问题。按照比较优势发展,企业有自生能力,就会有能力和意愿去遵循环境法规,采用绿色技术来生产,政府也会有意愿来落实环境法规,实现绿色发展。而且,企业按照比较优势发展,一定是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种市场、两种资源,也必然是开放发展。最后,按照比较优势能够创造最多的就业机会,能够最好地在初次分配的过程中实现效率跟公平的统一,在二次分配的过程中让政府以最大能力解决收入不平等的问题,相当于是共享的发展。
“所以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创新是抓手,必须遵循比较优势的原则,后面的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才能水到渠成。”林毅夫认为。
高质量发展的第二个方面是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国提出的构建新发展格局,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政策方针,其实并没有改变中国发展的路径,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实际上反映的是随着经济发展收入水平提高,一国的经济规模在世界经济的占比和一国的服务业在国内经济占比增加,导致出口在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下降,国内市场消化能力提高的经济发展规律的必然表现。”林毅夫表示,提出这个论断的原因在于,过去我们长期被认为是外向型经济,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国际格局当中如碰到风吹草动、风高浪急,可能就丧失信心。如果是一条小船,碰到大风浪可能会翻船,但是如果我们是一个大经济体,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只要我们自己开好船,做好自己的事情,不管是风高浪急还是惊涛骇浪,我们都能够稳定前进。
那么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过去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还重要不重要?林毅夫给出了明确答案——同样重要。“因为如果要让我们的国内循环的比重地位越高,经济必须继续发展,经济发展了,我们在世界经济的占比以及服务业在国内经济的占比就越高。”林毅夫表示,要快速发展经济,提高人均GDP的最好办法是按照比较优势发展。对于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共同作用下,把它变成竞争优势,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对于没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尽量利用国际资源。
江苏怎样进一步发挥比较优势?
新结构经济学是林毅夫及其合作者提出并倡导的研究经济发展、转型和运行的理论,新结构经济学以自主理论创新的视角,探讨如何在驾驭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实现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林毅夫提出,从新结构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全国各地都必须按照比较优势来发展。
那么,企业怎样按照各个地方的比较优势来发展?政府又怎样因势利导当地企业按照各个地方的比较优势来发展?“新结构经济学根据各个地方现有的产业,其技术跟世界前沿的差距,技术研发周期是长周期还是短周期,以及产业是否具有比较优势等三个维度,把各地的产业分成五种类型。”林毅夫介绍,第一种类型是我们有,但是比我们更发达国家也有,这种产业被称为追赶型产业;第二种产业是我们有,而且我们在世界上已经领先的,像家电产业等,被称为领先型产业;第三种产业是转进型产业,这个产业过去有比较优势、比较有竞争力,但它可能是劳动力密集型,我们失掉了比较优势,必须转进到微笑曲线两端附加值比较高的产业;第四类是一些新经济,被称为换道超车型产业,这些产业是完全新的,我们跟发达国家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像人工智能等,这种产业的特性是它的研发周期特别短,它的投入以人力资本为主;第五类产业是战略型产业,这种产业我们还不具有比较优势,一般研发周期特别长,资本投入特别大,但它关系到我们的国防安全和经济安全,可能被“卡脖子”,所以我们必须发展。
从多维度的产业类型来看待江苏经济的发展,林毅夫认为,追赶型产业在江苏占据重要位置,这个产业中的大量企业具备极强的转型升级的动力,同时也期待地方政府在招商、融资、专利保护等更多方面提供支持。“这方面苏州太仓做得非常好,太仓有一个中德工业园,就把德国很多隐形冠军企业拉到中国来投资,这属于在追赶型产业上面,政府可以帮助做到的。”林毅夫说。
对于领先型产业,林毅夫表示,从政府角度,需要在基础科研层面为企业提供帮助,比如为企业搭建产学研平台和共同的技术平台。领先型产业中的企业,在基础科研突破了以后,自己就会去开发新产品、新技术,继续保持这个行业的领先。
对于转进型企业,林毅夫以江苏红豆集团举例,身处劳动力密集型的纺织服装业,红豆凭借自身品牌的打造慢慢走向微笑曲线的两端。
“转进型产业的企业会努力,政府也要帮忙发展品牌,品牌相当大的一部分,跟产品的设计有关,要有一帮设计的人才,我们的政府可以根据这些企业的需要来发展这方面的教育。”林毅夫说。
新经济的换道超车产业,我们跟发达国家站在同一条起跑线,而且执行起来我们跟发达国家比较起来甚至还有市场、人才、产业配套等优势。“在换道超车型的新经济上,是以人力资本投入为主,而不是传统的资本投入,各个地方也应该抓住这个机遇。”林毅夫认为,换道超车产业,企业、人才都有着很大的积极性,地方政府也可以给予必要的帮助,比如说设立梦想小镇、政府引导资金等,“江苏是教育大省、人才大省,在换道超车的新经济上,这也是江苏发挥比较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着力点。”
战略型产业因其特殊性,往往需要自上而下的支持。林毅夫表示,对于江苏而言,也可以积极做配套,比如把一些产业落地到江苏,而在配套投入时,同样可以带来人才,从而逐渐发展出比较优势。
“江苏历史上是中国最富裕的地方,改革开放以后也是全国发展最好的地方,我相信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当中,江苏沿着各个地方的比较优势,来推动各个地方的创新、发展,江苏会在中国式现代化当中继续作为排头兵走在前面。”林毅夫说。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陈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