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实,更快了!”“进京高铁票也更好买了!”室外寒意阵阵,屋内暖意融融。23日下午,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工青妇组小组会议上,大家讨论热烈。
引发大家竞相讨论的,是省政协委员、省铁路办副主任冯兆祥如数家珍的一组成绩单:
过去一年,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我省铁路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沪宁沿江高铁高品质建成通车,成为我国首批开通即达速350公里/小时运营的铁路,全省新增高铁278.5公里,高铁总里程超过2500公里,居全国前列;

北沿江、通苏嘉甬、宁淮城际、沪苏湖等一批重大铁路项目加快推进,全省在建铁路里程超过1000公里,其中高铁787.5公里;
全年铁路运送旅客2.78亿人次,同比增长146%,刷新历史记录,13个设区市全部开通进京达沪高铁列车,“一网覆盖江苏、一票走遍全省、一站发往全国”正在逐步变为美好现实;
中欧班列全年开行班列首次突破2000列,达到2123列,进出口货值4017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7.6%、34.5%,均再创新高。
冯兆祥高兴地分享道,过去一年,在省领导直接关心和大力支持下,我省推动铁路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工作,同样“跑”出了新速度:南京上元门过江通道从启动到开工仅用8个月,创下了铁路项目前期工作的最短周期;潍宿铁路江苏段仅用7个月完成初步设计、施工图批复和施工招标等工作,实现年底前率先开工。
在点赞江苏铁路速度的同时,委员们也纷纷从自身工作和实践出发,积极就火车不仅要跑得快更要跑得稳,更大力度发挥铁路作为交通运输大动脉的重要作用等方面提出建议。“铁路与各个领域的融合更加密切,只有配套做好法治建设工作,才能更好体现出自身带动促进作用。”省政协委员,省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二级高级法官毕晓红在讨论时建议,在新发展阶段,还应进行更为广泛的立法探索,以适应铁路建设事业发展新格局之需。
“对照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工作目标,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冯兆祥说,当前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加速发展,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快形成,“轨道上的江苏”不仅需要高质量建设,而且需要高水平治理,以期高效能发挥作用。建议加大力度推进我省地方铁路管理立法进程,加强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的研究,综合考虑长三角区域和我省地方铁路及综合交通体系发展实际,适时出台《江苏省地方铁路管理条例》,依法推进我省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建设,为高水平建设交通运输现代化示范区、支撑和服务全省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铁路力量。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陈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