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缺不了青年人才和数字技术。日前,有网友向交汇点新闻客户端“拍客”频道#汇拍两会#专栏建言:“新农人”呼唤大学生能来家庭农场实习、希望数字化更好赋能乡村振兴。1月24日,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带着网友的这条期待走进省两会,邀请省人大代表、南京市苏辉果蔬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周辉,省人大代表、南京市盛庄农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巧琴回应网友关切。
周辉:实现高校和农场的无缝对接,我会在会上提出来
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关键。对于“新农人”呼唤大学生能来家庭农场实习这一建议,周辉觉得这条意见与他的想法不谋而合。
“大学生有知识、有文化、有创新性的想法,农业一线就需要对农业感兴趣的年轻人加入进来。”周辉表示做农业多年,他也深切地感受到青年人才的重要性,目前他所经营的苏辉果蔬专业合作社,有自己的基地、工厂和示范园,对青年人的渴求更加旺盛。

如何让网友愿望变成现实?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培育壮大‘新农人’队伍”,这让周辉对自己的建议更有信心,“加强家庭农场、地方政府、高校三方对接,吸引大学生来家庭农场实践,这不仅能给我们带来了新生力量,同时也丰富了大学生的课程内容。”
“我会在省两会上提出来,看是不是可以完全结合起来,实现高校和农场的无缝对接。”周辉告诉记者。
刘巧琴:学习数字农业,我会把网友声音反映给主管部门
对于农业领域的数字化发展,刘巧琴有一定的经验。所以网友提出的希望数字化更好赋能乡村振兴,她深有感触。作为“刘姐菜篮子”的创始人,打造菜篮子数字化,她早已摸索前行。“2019年,我们就自主研发了软件系统,开始打造菜篮子数字化,可以说在疫情期间,保障了稳菜价足供应;后来我们又探索了种植的数字化,科学种植、精准定位、培育精品。”刘巧琴表示,这些数字技术手段都帮助她“把头回客变成了回头客”。

而新时代的新农人,不仅要会种地,还得拥抱新科技,玩转新媒体。从没有接触直播的刘巧琴也开始硬着头皮“搞直播”。“开始面对镜头的时候,不敢说话,觉得不够好、不自信,尽管开始很难,但现在已经进入数字时代,直播是一条行得通的大道。”不过上了年纪的农业从业人员,了解学习电商直播带货还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政府多牵头建设学习平台。
“我会把网友的声音反映给农业农村专委会,向我们这个主管部门领导来提建议,也会把这样的建议带到两会上讨论,等两会结束,再把两会的精神传达到田间地头,带领更多的新农人致富奔小康。”刘巧琴表示。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沈蕾 周天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