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不断开辟教育数字化新赛道

作者:冯德军(黑龙江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黑龙江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近日,202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对全年教育工作重点任务作出部署,其中明确提出“要不断开辟教育数字化新赛道。坚持应用为王走集成化道路,以智能化赋能教育治理,拓展国际化新空间,引领教育变革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教育数字化是我国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当前,数字化技术发展迅猛,加速催生并引领教育变革与创新,不断开辟数字化新赛道,进一步推进数字教育,将为我国推进教育现代化提供有效支撑。

近年来,我国教育数字化建设迅速推进,成果显著。数据显示,目前全国中小学(含教学点)互联网接入率达到100%,99.9%的学校出口带宽达到100M以上,超过3/4的学校实现无线网络覆盖。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成为个性化自主学习的重要渠道,涵盖中小学、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基本建成世界第一大教育教学资源库,中国慕课数量和学习人数均居世界第一。

伴随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深入推进,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等新一代数字化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实现深度融合。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在于,充分利用先进数字信息技术手段,瞄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对教育教学过程进行深入改革和创新,以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公平。

重点关注技术应用的广泛性和整合性。数字化教育打破了传统教育的地域限制,有利于优质教育资源的优化整合,在线课程、虚拟课堂、移动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让学习更加灵活高效。在当前基础上,需进一步推动技术迭代升级,强化数字化技术应用,比如引入虚拟仿真、机器人、AI大模型等技术,积极探索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将其用于课堂教学和教育管理,最大化发挥各种技术手段在教育中的价值。充分利用各类数字技术构建大平台、大资源、大服务体系,搭建智联融通的智慧校园和智慧教室,协同联动建设家庭和社会的数字化学习环境,创建包容性数字学习平台和内容,打造“教育大脑”和学习门户,构建公平包容、开放合作的数字教育体系。

以智能技术提升教育效率和水平。充分发挥智能技术互联互通、开放共享的优势,将数字化技术融入课堂教学,推动完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可利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元宇宙等技术,为学生创造更加生动直观的学习体验。通过数字化技术收集和分析学生的学习数据,为教育者提供更全面的学生画像,有助于实现个性化精准教学,为每一个学生量身定做学习方案,实现知识精准滴灌。融入数字化技术升级实训基地,通过智能技术培训、实践等方式,如开发虚拟仿真教学资源,探索虚拟现实教学、在线实验、游戏化学习等,开展核心技能训练“做中学”,提高师生的数字化素养和能力,强化学习能力和效率。

以数字化创新实践促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引导和鼓励多方力量积极参与数字化教育创新实践,不断探索数字化教育发展方向,通过资源赋能、数据赋能、连接赋能和技术赋能等,推动教育改革和创新发展。建立数字化教育管理平台,助力提高教育数字化服务与治理效能,对教育数据开展共享和分析,为教育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实现教育资源的集中管理和优化配置。可搭建人机协同、认知增强、虚实融合的数字化教育模型,开发智能教育机器人等新型教育产品,进一步提高教育数字化技术含量和深度。建立数字化评价体系,对教育过程进行跟踪和评估,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更及时有效的反馈及指导,促进教学质量和效果不断提升。

《光明日报》(2024年01月25日 02版)

责编:刘雨霏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