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新”火成炬向春行|扩容升级,谏壁船闸将创内河船闸世界纪录

编者按:新年开新局,盛会谋胜势。在全省两会召开期间,新华日报社启动“新春走基层”活动,并在交汇点开办“‘新’火成炬向春行”专题,紧扣“新”字,聚焦新质生产力、新型工业化、新消费场景、新职业、重大项目新进展等,展示江苏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强富美高”的好风景。

在今年全省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在总结上一年工作时,把“京杭运河苏南段谏壁一线船闸扩容改造工程”列为打造更具特色的“水运江苏”重点标志性项目。谏壁位于长江与江南运河的交汇处,是江苏水上交通的黄金十字交叉点,这个扩容改造工程究竟有多重要?对于江苏高质量发展具有什么样的价值?目前工程进度如何?“新春走基层·‘新’火成炬向春行”的第一站,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24日来到施工现场一探究竟。

7亿元投资,建设世界内河最大单梯级船闸

正值寒潮来袭,室外温度跌至零下,站在谏壁船闸的空中人行铁桥上,凛冽的寒风吹得人直打哆嗦。向下俯瞰,记者却看到一片火热的景象,二线船闸的闸门启启闭闭,水位涨涨落落,船只进进出出,繁忙如常。一线船闸已经变成了一片工地,挖掘机开足马力开挖土方,满载的运输车来回穿梭,旋挖钻机不停地朝地下旋转开挖,为灌桩作准备,工人们身上带着泥和土,忙碌在一线岗位。旋挖钻机操作手周乾龙告诉记者,工地上的设备24小时换人不停机,春节期间大家也不放假,开展劳动竞赛,大家都知道这是重点工程,都在加班加点拼命干。

谏壁船闸是212公里苏南运河上惟一的复线船闸,可谓口门之地,运河咽喉,年船舶通过量达2亿吨,长期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去年68日,苏南运河“三改二”(注:三级航道升级为二级航道)暨谏壁一线船闸扩容改造工程开工,标志着打造更具特色的“水运江苏”建设拉开大幕。

 

在工程现场,镇江市港航中心主任李俊告诉记者:“在‘水运江苏’的新战略布局中,谏壁一线船闸的扩容升级是先导性和关键节点工程,总投资超过7亿元,将于2025年完工。建成后的一线船闸长370米,宽34米,深6米,年货物通过量可达1.7亿吨,年船舶通过量可达2.5亿吨,是现有一线闸通过能力的2.5倍,将成为世界内河最大单梯级船闸,可全天候畅行2000吨大船,促进国家南北向跨流域水运大通道的高效畅通。”

谏壁一线船闸为中国大运河再创一项世界纪录背后,是“水运江苏”激荡的蓬勃发展动能。根据规划,到2025年,全省基本形成“联网畅通、达海通江、优质高效、保障有力”的“两纵五横”高等级航道网,其中二级(准二级)及以上航道里程接近1100公里,形成长江干线横穿东西、京杭运河纵贯南北的“十字形”主轴高标准航道网络体系,进一步释放水运综合效益,有力支撑区域产业布局优化和转型升级发展。

科技赋能,船闸装上“智慧大脑”

待闸、排挡、进闸、出闸,看似简单的一套过闸流程,会有几十个安全隐患,而高峰期的待闸时间可能会长达约一周,船闸的运行和管理,复杂程度远超人们的想象。

借助科技赋能,谏壁一号船闸正在整合5G、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最新的应用型科技,为船闸装上“智慧大脑”,而这颗大脑的感知范围,可以远达20公里外。

“现在船只过闸,需要自己在手机上申报,我们的调度员通过电话或电台跟船主确认位置信息,工作量大,效率低,信息核实困难。”李俊向记者举了个例子,“我们计划在长江上的润扬大桥和五峰山大桥上安装摄像头,再综合手机北斗系统和电子地图,就可以自动识别并准确追踪进入镇江水域的船只,计算机系统接收到船只过闸申请后,会对它们进行排序,通知其过闸时间和闸内泊位,并对大船和小船排列组合,使一闸可以通过尽量多的船只,使船闸运行更加流畅高效。”

智能化同样体现在一个一个的细节中。例如,船舶在闸内停泊时,需要把缆索系在缆墩上固定船只,以免闸内水位升降导致船体漂移,发生碰撞,谏壁一号闸的缆墩将安装传感器,一量缆索脱落就会发出警报;复核船只尺寸和吨位时,如果船只停泊位置不正,激光雷达的数据就会出现偏差,今后使用无人机从百米高空俯拍,计算机就可以准确识别船只的长度和宽度……

这将是一套全新的智慧管理体系,将对船闸的行调度、健康监测、养护运维等方面进行深度升级,大家用“全面感知、广泛互联、深度融合、智能应用、流程重塑”来形容它。据测算,智能管理系统将使每个班次的7人减少到3人,实现少人执守,无人操作。

锚定“近零碳”,统筹工程建设与未来运营

绿色一直以来都是谏壁船闸的“底色”。记者了解到,项目锚定“近零碳”目标,统筹工程建设与未来运营。

在项目施工中,项目部尽量以电机设备更换内燃机,减少排放和能耗;采用环保型装配式板房、可降解防尘网等低碳材料;应用太阳能的灯具、摄像头、热水器等新能源设备;尽可能拆除老闸的材料作为资源利用,以减少工程的碳排放。

在施工现场,记者遇到了进行现场勘察和论证的国电电力湖南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团队,该公司去年与镇江港航中心签订战略协议,共同打造全国首个风能、光伏、储能集控融为一体的船闸“零碳化”、“智能化”示范点。公司总经理助理张相利在接受电话采访时表示,双方正在论证建设小型风电光电储能设备,可以将风车和光伏的发电储存起来。按保守估计,将来一线船闸投入运营,这个大号的“充电宝”可以提供六到七成的电力,绿电将成为谏壁船闸的主力电源。

包括谏壁一线船闸扩容改造在内的苏南运河“三改二”工程,是苏南运河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运力提升,2025年工程完工后,大运河江苏段将实现全线通行2000吨大船,古老的运河将进一步焕发新时代生机,更好地支撑区域高质量发展和长三角一体化建设。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张洁茹 王宏伟/文 高鑫/视频

鸣谢:江苏省交通运输厅港航事业发展中心

责编:周莉娜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