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首部竖屏众创电影《烟火人间》正在全国热映。1月25日晚上,《烟火人间》全国路演来到了南京,导演孙虹在映后与观众交流。

这部纪录电影由509位普通人“共同主演”,创作团队从5万多条他人既有生活素材的视频中,选择了500多条进行二次剪辑,拼接搭建,再按照“食、衣、住、行、家”的逻辑串联起来,这些“联合导演”中有种植户、跑船人、纺织工、货运司机、建筑工、挖掘机师傅,他们用鲜活生动的自拍影像记录在田野上、工厂里、运输途中、钢筋水泥间的日常,呈现了背井离乡、奋力拼搏的当代中国人群像。


这509位“导演”是普通人,他们在主动记录生活的素材中,提供了另一个维度的真实,这些鲜活逗趣的故事充满了烟火气的幽默:建筑工人利用休息时间在工地上练习“体操单杠”,在泥水中摔倒千百次,练就了一身不逊于健身房教练的腱子肉;挖掘机司机“炫技”,把手机放在地上,操纵挖掘机的“手臂”精准按下手机按键;田间种水稻的农民,对着丰收的稻田大手一挥,霸气宣称“这是我打下来的江山”。
家住在南京玄武区黄楠楠认为,这部电影虽然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但整部片子充满了“温良”的感动,这些故事基调是明亮的,底色是温暖的:卡车司机不远千里,将素不相识的遇难卡友的车开回老家,送他们回家;年迈的奶奶在团圆饭上用脸盆逐个“没收”晚辈的手机;冰雪天千米高空的塔吊上,二十出头的小姑娘堆了一只小雪人陪伴自己,就不觉得孤单;跑船的姑娘常年都在河上度过,她在货船小小的铁窗前烧鱼还调侃“边做饭还能边看风景”。黄楠楠说:“这些‘自己记录自己’的影像,拥有比真实更真实的力量,他们身处旷野,有辛酸有困难,但活得真实而蓬勃,他们对美好和乐趣的追求,感染着我们从麻木的生活里杀出重围。”

回家过年,家是年的方向,也是心的方向,在纪录电影“年”的篇章,从开始很难买春运的火车票,到挤上春运火车,到享受和亲人团聚的时光,在短视频的海洋中,主创团队打捞下真实温暖的瞬间,在南京工作的徐州人王琦在电影里看到了苏C的车牌照,感到很亲切,他说:“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很值得珍惜,我们应该放下手机,享受和亲人团聚的时光。”今年回家,他也打算把手机支在桌子的一角,主动记录下和家人共同经历的有趣片段。
镜头下的人生,熙熙攘攘,人来人往。无数个平凡的“我们”,构成这烟火人间的底色。这些视频素材大多采用自拍或旁观视角,尽管声画技术有些粗糙,却有着源于生活不加修饰的真实质感。观众在大银幕上看到货船从岸边摇摆着滑入水中、水泥工用抹刀写出笔力遒劲的大字、塔吊周围的云霞、刚冒出嫩芽的水稻等真实的视觉“奇观”。
“不同于银幕上‘霸总’的故事,这509位‘老铁’展示的是我们老百姓踏踏实实过的日子。”《烟火人间》导演孙虹谈到创作初衷时,她希望普通人也能被看见、被记住、被珍视。虽然我们在生活中会遇到很多曲折,甚至面对生命的苦难,但是我们在苦难中不失生而为人的勇气,在爱与被爱中审视人生的美好,孙虹希望我们用善意温暖的眼光去看待这个世界。她说,有的电影是刀子,有些电影是镜子,《烟火人间》就像一面镜子,让你在有点陌生的世界里找到熟悉的自己,感受到充满希望又热气腾腾的人间。正如她在片尾曲《人间值得》所写的:“后知后觉的,我们长大了,会面对那些苦涩,也会唱温柔的歌。”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周娴/文 高鑫/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