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强信心 拼经济 挑大梁|唐冠玉委员:用政产学研合作方式,释放新质生产力

1月25日,江苏省政协十三届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报表扬2023年度省政协优秀委员,共32名委员入围,江苏省政协常委、江苏省青企联常务副会长唐冠玉名列其中。大会开始前,唐冠玉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期待产业与教育实现双向奔赴。“希望充分利用好职业院校,以政产学研合作等模式,培养更多企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作为民营企业的一分子,我们不仅要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更要开动脑筋,以‘智造力’释放新质生产力,为经济增长开辟新空间。”唐冠玉向记者介绍,他在调研履职和实际工作中发现,目前一些地方校企合作不够深入,产学研结合不紧密,没有形成真正的产学研一体化。

据此,他建议职业院校应积极探索“产学研”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大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职业院校应与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实现校企资源共享,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唐冠玉认为,校企双向奔赴,以产教融合为切口破解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两张皮”问题,才能让产业与教育真正有机融合、良性互动。

智能化技改,数字化赋能,网络化协同……江苏各地正在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如何从新质生产力中找到增量空间,这是我们一直思考的问题。”唐冠玉表示,自己在实践中,也发现了一些新的突破点,政产学研合作就是一种很好的模式。

唐冠玉告诉记者,他们用政产学研合作的手段,将南京邮电大学研究团队的一个大体量项目引进到无锡市惠山区。让江苏各高校、职业院校的优秀人才,成为本地乡镇企业发展的生力军。唐冠玉建议,政府应进一步完善人才政策,优化人才培养体系,鼓励企业与高校、职业院校合作,以满足企业对人才的迫切需求。鼓励企业设立研发中心,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以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率。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樊玉立 王瑞枫 王悦谋 余勤雍

责编:钱晶晶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