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给农户上个“低温险” 寒潮来了有保障 赔付条件如何确定?

26日,全国首个“寒潮指数衍生品”——寒潮指数保险在湖北蕲春与农户签约,针对寒潮冻灾带来的损失为农户进行保障。

寒潮指数衍生品,是基于寒潮指数开发出来的,以寒潮指数为标的的各种风险管理产品,例如寒潮指数保险,寒潮指数场外期权等等。当寒潮出现,寒潮值达到合约约定的阈值,就可以通过金融工具对冲生产者面临的天气风险。对于签约了“寒潮指数衍生品”的农户来说,当温度低于寒潮触发值的时候,就能获得保险公司的赔付。

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茶叶种植户 田祥旺:种了18亩茶叶,每亩减产200斤左右。

中国人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黄冈市中心支公司总经理 魏业彪:本次保险试点工作我们承保茶园有400亩,提供风险保障40万元,保险期间是冬季3个月,每亩茶叶最高可获得1000元的赔偿,基本可以弥补茶农的收入损失。

保险公司承担了茶农的风险,可是一旦寒潮爆发影响区域将会非常广泛,那么保险公司的风险又由谁来承担呢?金融机构这时参与了进来,通过金融工具与因为降温收益的企业对冲操作,获得收入,把这笔钱交给保险公司,最终赔付给农户。

招商期货研究所所长 王思然:我们(期货公司)和保险公司签订了一份基于未来温度变化的合约,一旦温度低于设定的水平,发生了寒潮冻灾,这份合约就会自动生效,我们就会给保险公司相应的资金用于赔付给农户,与此同时我们也会与因为低温而受益的企业签订一份相反合约,把风险进行再转移。

寒潮指数如何计算

寒潮指数衍生品的落地为农户提供了应对低温天气的风险保障,这除了需要多方的参与、精巧的设计,还需要一个让农户、保险公司、金融机构都认可的准确、公允的温度指数。那么寒潮指数是怎么得来的?

寒潮指数以“中央气象台-大商所温度指数”发布地区温度为标准。“中央气象台-大商所温度指数”选取哈尔滨、广州、武汉、杭州等城市为基准城市,基于中央气象台权威数据编制,包括相关城市的日平均温度指数、月度累积平均温度指数和月度制热、制冷指数。其中,以哈尔滨为代表的东北地区是大豆和玉米的主要产区,以广州代表的是东南沿海水产养殖和经济作物的主要产区,有助于为进一步推广温度指数衍生品奠定良好基础。

中央气象台科技成果转化中心高级工程师 齐丹:温度是农作物生长的有效领先指标,贯穿农作物播种、生长、收获的全链条。根据它的产量和温度之间的相关关系来配置适合我们自己的天气衍生品工具,来达到实现提前规避风险和量化风险的目的。

大连商品交易所期货衍生品部副总监 郑赜瑜:温度指数保险和衍生品可为农业、能源等相关产业经营主体提供更全面立体、可持续的风险保障。下一步,大商所继续支持金融企业融合应用气象数据,发展天气指数保险、天气衍生品,为保险、期货等提供支撑。

责编:王建旸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