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新春走基层】梦想发廊沪上十年 折射出城市的温暖与活力

央视网消息:一家家充满特色的街边小店折射出城市的温暖与活力,小店中一个个普通的经营者也成为城市中千千万万个奋斗者的缩影。在上海,有这样一家街边小小理发店,十年前,记者认识他们的时候,经营小店的夫妻俩刚把十岁的儿子从四川农村接到身边,一家三口以店为家,默默耕耘,对未来有着无限憧憬。十年过去了,他们一家在上海过得还好吗?春节前夕,记者再次来到上海,重新走进了那间寄托了一家人梦想的小小理发店。

这是位于上海虹口区的一条普通街道。十年前,我们在这里结识了一个来自异乡的家庭。霓虹流转,带走光阴,染上白发。

来自四川农村的王念超和李正维夫妇在上海打拼了整整十年之后,终于盘下了这间小发廊,把一直寄养在乡下爷爷奶奶身边的儿子小毅星接到了上海。

现在的毅星已经成了一个二十岁的小伙子。看到今天的儿子,毅星妈妈笑得合不拢嘴,一直说当年把儿子接到身边是做得最正确的决定。来到爸妈身边之后,小毅星一天天地解放天性,也感受到父母加倍的爱。享受上海为流动儿童提供的公共教育服务,他在虹口区的公办学校里读完了中小学,进入一所职业学校学习航空维修,已经被本地一家高端制造企业录用。

王毅星:我爸他是怎么都闲不下来,他感觉是休息不了一点那种,比如说带他去看电影,他觉得没什么意思,还不如工作。比如说要出去去哪旅游,他觉得旅游太累了,还不如上班,他就有这种思想。

就是靠着一把梳子和一把剪刀,靠着一年365天除了装修改造和回老家过年、全年无休地辛苦打拼,一家人在上海扎下根来。十多年来,毅星爸妈每天都要忙上十几个小时。

小理发馆从每天上午十点开始营业,到晚上最后一个客人离开才自然闭店。尽管常年如此忙碌,毅星爸妈却在店门口贴上了“佛系店主”的告示。

王念超:十多年来,我们的经营方式就是不会去让客人(多)消费什么项目,比如说他剪发就剪发、洗头就洗头、烫发就烫发,不会说他来了以后盯着他的口袋,让他消费其他项目,我们从来没有这样做,我目标也是比较明确,就是把头给他剪好。

毅星妈妈告诉我们,这间小发廊属于个体经营,按照上海市的政策不需要缴什么税,所以多年来他们也尽可能保持平价,只求用实实在在的手艺和价格,服务好十年间已经离不开他们的老顾客和老街坊。

当年,一扇门把这间发廊隔成了两个世界,门外边是花了几万元装修出来的摩登、光鲜的店面,门里边是一家三口吃饭和睡觉的地方。而现在,他们已经有了自己的房子,房子不大,但足以开启一家人的下一个梦想。普通人的梦想虽然平凡,但每一个梦想的实现都来自问心无愧的努力。

记者:你的梦想是啥?

王念超:梦想今年把每个客人都做满意,梦想来一个客人把他做好了就好了,家里面平平安安就好了。

责编:纪树霞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