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国考阳澄湖心断面水质首次达湖泊Ⅲ类水标准

交汇点讯 记者近日从苏州市生态环境局获悉,2023年国考阳澄湖心断面首次实现水质“达Ⅲ”目标,总磷浓度0.047mg/L,同比改善13%;溶解氧浓度同比改善6.92%;总氮浓度同比改善5.1%,成为太湖平原首个水质达到类标准的开放性湖泊。

作为太湖流域重要的淡水湖泊之一,阳澄湖是太湖平原第三大、苏州境内第二大湖泊,为集防洪、排涝、灌溉于一体的开放性、综合性湖泊。湖泊水体污染负荷取决于外源输入与湖内循环过程,围绕阳澄湖水质Ⅲ”目标,苏州市多源同治,盯牢沿湖核心汇水区工业、生活和农业面源污染,绘制阳澄湖污染源一张图。

针对湖泊污染来源多、污染成因复杂等问题,苏州从顶层设计上谋划湖泊治理路径,依托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的技术支持,系统开展阳澄湖及其主要入湖河道水生态系统现状调查、阳澄湖心总磷污染关键问题分析研究、阳澄湖水产养殖污染控制研究、阳澄湖总磷入湖通量控制及引调水优化方案研究,全面查找制约水质改善的堵点、难点,排定实施年度阳澄湖Ⅲ”重点工程项目16个、工作任务52项,总投资额3.5亿元。

探索湖泊生态恢复路径,苏州开展阳澄湖万亩水生植被种植试点工程,采取种子库+植株方式,对藻类含量高、入湖藻类含量高、退养区、国控点、水源地、景观区和群落优化区具有代表性的9个恢复区进行试点修复,完成水生植被种植覆盖面积达10679亩。通过恢复本地优势植被物种,科学构建水下植物群落,实现水生植被覆盖率、水体透明度、水生植物多样性及生产力的提高,进而净化水质和提高水环境容纳量,逐步恢复稳定、健康的湖泊生态系统。

比如,拥有三分之二阳澄湖水面的相城区,投资1亿元全面推进湖体万亩水生植被试点修复项目落地见效、重构湖泊生态系统,提升湖水透明度和自净能力;同时投资1.3亿元,开展阳澄西湖岸线生态修复和入湖口生态屏建设,增强水岸生态交互、氮磷拦截和消减能力。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范昕怡

责编:潘朝晖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