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故宫珍贵“漳绒”在苏州成功复制

交汇点讯 今天(1月30日),由苏州丝绸博物馆承担的故宫博物院院藏二级文物清乾隆“绿地金斜方格彩色小菊花纹漳绒”复制项目,顺利通过专家验收。

验收会现场

验收会上,记者看到被成功复制的“绿地金斜方格彩色小菊花纹漳绒”,长度为4.42米,色彩多元且华丽,既有绒毛的柔美,又泛着金色的光泽,熠熠生辉,美轮美奂。

“绿地金斜方格彩色小菊花纹漳绒”文物原件

苏州漳缎织造技艺是江苏省级非遗,漳缎(绒)是苏州地区富有特色的优秀丝织品,也是中国绒类提花织物的代表。该类织物在清代时主要产自苏州官办织造局,专供朝廷使用,所以民间少有收藏。“绿地金斜方格彩色小菊花纹漳绒”是一件既应用了多彩起绒花技术,又采取了“加金”显花工艺的绒织物,结构及工艺均相当复杂,蕴含着极高的丝织技术水平。

织机上的“漳绒”

为了复制这件国家二级文物,故宫博物院与苏州丝绸博物馆达成授权复制合作,由苏州丝绸博物馆研究员、苏州漳锻织造技艺传承人王晨主持开展研究复制工作。“在绒地起绒花的织物中,‘绿地金斜方格彩色小菊花纹漳绒’是故宫藏品中唯一的一件,可见在清代乾隆时期也是极其珍贵的提花绒,其技艺难度很高。”王晨说。

验收会现场
用放大镜看复制件

既没有前人指点,也没有任何文字记载,如何完成复制项目呢?4年来,王晨带领相关专技人员先后赴故宫三次观摩记录和探究这件文物,凭借自身对漳缎织造技艺的知识积累和创作经验,攻克原料组合、装造设计,丝线定制、排绒经、试样、划绒等一项项难题,历经无数次改进,终于破解了多组绒经同时起花地的装造技术及巧妙之处,实践了多组绒经与纬向金线同时显花的花本制作工艺及织造工艺,成功复制出“绿地金斜方格彩色小菊花纹漳绒”。

验收会现场

“本次复制研究成果,把古代高超的织造技艺重新复活了,深化了我们对多彩提花绒织物的认识。”故宫博物院宫廷历史部织绣文物科副研究馆员章新认为,这对漳缎织造技艺的保护、挖掘和传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走进苏州丝绸博物馆古代厅织染坊,一台多彩漳缎织机摆放其间,两名工作人员一上一下操作着,织机上的彩色菊花纹样清晰可见,吸引着观众驻足观看。而在这台漳缎织机上缓缓织出的,正是故宫博物院藏的珍贵“漳绒”文物复制件。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张珺

责编:李仲勋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