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2800多天奋战,又一超级隧道开通运营!

1月31日,历经2800余天艰苦建设,渭武高速公路全线控制性工程——木寨岭特长隧道正式投入运营。

木寨岭特长隧道全长15.2公里,隧道最大埋深达629.1米,埋深超500米的隧段超过了60%,地应力极高。同时,隧道地处四大地质构造板块交界地带,地质构造极为复杂。全隧所遇岩石以松散怕水的炭质板岩为主,遇水很快软化成泥,易发生变形。

自2016年5月进场施工以来,在软岩地质、高地应力与涌水作用下,隧道软岩大变形情况就十分严重,隧道单边最大变形量超过3000毫米,刷新了国内纪录,给施工带来极大挑战,被国内专家学者称为“隧道建设史上罕见的世界性难题”。

为解决木寨岭隧道建设过程中遇到的施工和技术难题,施工单位专门成立院士工作站,创造性提出预应力锚索支护新技术。

“我国采用网状的锚索系统,将松散易碎的岩体压实,形成拱形承载结构,提高了岩体的稳定性。”中铁隧道局现场项目负责人介绍,新工艺彻底扭转了前期频繁换拱、返工浪费、进度停滞的被动局面,圆满地完成了隧道建设任务,为顺利通车奠定了基础。

木寨岭隧道通车后,过往车辆只需要不到12分钟就可以通过原来需要1个小时的木寨岭,行车效率将大大提高,且不用再经过212国道连续13公里的长下坡,行车安全也将得到保障。

责编:钱晶晶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