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交汇点评 | 找到文旅“留量”背后的密码

最近,昆明动物园“猴猫共处”引争议,舆论压力之下,动物园工作人员已把猫移出猴山。同为“网红动物园”,南京红山动物园则因爱护动物而备受好评,从“拒绝动物表演”到“动物也可请假”,红山动物园的每次“出圈”都吸引了一批动物爱好者,把流量变成“留量”。

两家动物园,自身条件难分伯仲,舆论却引发口碑分化。文旅产品,需要通过与游客的情感交流实现价值,硬件设施固然重要,而理念认同才是排在第一位的。是为治鼠患而委屈猫,还是为照顾动物心情而委屈游客,两者的理念截然不同。对游客来说,前者看似为游客提供了干净整洁的环境,但在理念上伤害了游客感情;后者看似未满足游客“眼福”,却在理念上让游客产生精神愉悦。不同的理念,引向不同的路线,为流量“划出”不同的“重点”。

类似的情况并不少见。有的地方文旅部门会感到疑惑:明明我们这儿有“老天赏饭”的自然风光,怎么总是被负面舆情“抢了风头”?明明我们这儿有悠久历史和丰饶特产,怎么“泼天的富贵”总也轮不到我们?难道互联网时代,“花落谁家”完全看“偶然事件”,拼的不是实力,而是运气?两家动物园的故事告诉我们:答案并非如此,偶然背后,有理念带来的必然。

文旅流量是双刃剑,接住了,流量变“留量”,带来“泼天富贵”;接不住,流量变“流汗”,产生“无尽烦恼”。说到底,不是“运气好不好”,而是“理念对不对”。在互联网上,“小切口”容易引发“大情绪”,而能不能把握住这个情绪“切口”,就是“留量”的密码所在。

去年初,淄博人民自发接送游客引来全网点赞;岁末,“小砂糖橘”和“尔滨”双向奔赴传为佳话;“胖东来”因为厚待员工,引发“流量商超”热;南京红山动物园因为照顾动物,为全国动物园“打了样板”。细细品味其中的相同之处,不是一句笼统的“好客”就能解释的;打动人们心弦的,是爱心的传递。友爱游客、厚爱孩子、关爱员工、喜爱动物,以博爱为理念,时时刻刻处处体现爱,以此带来的流量必然是充满暖意、充满理解、充满好感的。

爱心与温情,是文旅流量的一组密码。只要言之有理,行之有效,对八方来客、对老人孩子、对文物古迹、对野生动物的爱心事迹,都是“留量”的好素材。有的城市,老人生活悠闲,老街历史悠久,野猪走上大街,都可以成为网络谈资,引来游客一探究竟。比起“玩梗”炒热度、“搞怪”出奇招,实实在在做一些有爱心、有温度的事情,不仅博得的好感更牢靠,对注意力的引导也更精准。

反过来说,如果文旅推广中只顾流量,不顾口碑,甚至为了吸引眼球而不惜违背公序良俗,不惜丧失底线,则很容易在“摇人”中“翻车”。男色女色打底的“妲己”被吐槽,用“赶尸舞”上分反遭痛批,诸如此类现象,都是因为未守住底线而“翻车”,变成“险滩”上的“独舞”。这说明,文旅营销不能盲目而一味地“剑走偏锋”,要选取引发普遍共鸣的角度,做接地气的事情,让人们感到情感的真心实意,而不是故弄玄虚、摆拍作秀。找到“留量”背后的密码,各地就能少一分流量焦虑,多一些实干从容,把拼文旅和办实事结合起来干,打好基础,静待花开。

(袁媛)

责编:韩宗峰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