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新春走基层】宿迁宿豫:“小芦蒿”长成“大产业” 撑起村民“致富梦”

一月芦,二月蒿,新春到了吃芦蒿。

走进宿迁市宿豫区陆集街道利民社区芦蒿基地,从空中俯瞰,一排排连栋大棚整齐排列。

芦蒿基地大棚外层是高效钢架大棚,内层是老百姓盖的二道小棚,保暖性更加好,更有利于芦蒿生长。棚内温暖如春,绿意盎然,芦蒿青翠欲滴,散发出醉人的清香。

目前,芦蒿大量上市。在芦蒿大棚内,种植户陆水和工人们分工合作,一片繁忙景象。陆水负责割芦蒿,工人们再将这些新收下来的芦蒿进行处理,只见他们用手轻轻一捋,然后将老根掐掉,芦蒿的叶和茎就顺利分离了,一气呵成,动作流畅,不一会儿,每名工人面前都摞满了收拾好的芦蒿。

附近村民陆祁华每天早上6点就来到了芦蒿基地,开始一天的忙碌。陆祁华说:“每天在家也没事做,出来做点事,赚点零用钱贴补家用,手快点,一天能赚100块钱呢,像我这年龄也没法外出打工,在家门口做事挺方便的。”

种植户陆水在老种植户的带领下,第一年尝试种植20亩地芦蒿,今年整体效益达到预期。陆水说:“每天能出500-600斤左右芦蒿,目前批发价是每斤7、8块钱,每亩地能赚6000-7000元,除掉成本,每年纯利润能达到12万元左右。从现在开始,一直能收到五月份呢,正常能带动周边10来个人家门口就业。明年,我还打算再扩种点,经济效益挺好的。”

近年来,利民社区持续做大做强芦蒿产业,共有6000亩的芦蒿核心种植区。同时,社区坚持把群众创业就业作为增收致富关键抓手,采取“合作社+农户”“大户+农户”“大户+低收入户”等方式,动员引导党员群众参与高效农业种植和家门口就业,社区芦蒿种植户800余户,从业人员2000余人,亩均效益1.3万余元。2019年,“利民芦蒿”被评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产品,名声在外,远销多地。

利民社区党委委员徐其元说:“我们在芦蒿上市之前,就已经提前跑市场,打通销路。目前,芦蒿不光供应本地市场,也同时销往江苏淮安、常州,上海,浙江杭州,安徽淮南、淮北、蚌埠,湖北武汉,江西南昌等地,目前我们的任务不仅是要管理带领好农户种植芦蒿,更重要的是要把农户的芦蒿销售出去。面对芦蒿面积逐年扩大,利民社区及合作社谋划在前,规划好发展路线,大家共同努力。我们相信,美‘蒿’利民的明天一定会越来越好!”

责编:刘雨霏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