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中国脑机接口技术新进展!截瘫患者实现“脑控喝水”
宣武医院赵国光院长团队进行首例植入手术

记者从清华大学获悉:近期,清华大学和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团队成功进行首例无线微创脑机接口临床试验。在1月29日召开的临床试验阶段总结会上,联合团队宣布首例患者脑机接口康复取得突破性进展。

2023年10月24日,清华大学医学院洪波教授带领团队设计研发的无线微创植入脑机接口NEO(Neural Electronic Opportunity)系统,在宣武医院进行首例临床植入试验。首例患者由车祸引起颈椎处脊髓完全性损伤(ASIA评分A级),处于四肢瘫痪状态已10余年。试验中,两枚硬币大小的脑机接口处理器植入患者颅骨中,成功采集感觉运动脑区神经信号。

该系统采用无线微创设计,体内机埋在颅骨内,电极覆盖在硬膜外(硬膜位于颅骨和大脑皮层之间,起到保护神经组织作用),不损伤大脑细胞,手术后10天患者出院回家。居家使用时,体外机隔着头皮给体内机供电,并接收脑内的神经信号,传送到电脑或者手机上,借助解码算法实现脑机接口通信。

首例患者通过无线微创脑机接口成功实现脑控抓握

经过三个月的居家脑机接口康复训练,患者可以通过脑电活动驱动气动手套,实现自主喝水等脑控功能,抓握解码准确率超过90%;患者脊髓损伤的ASIA临床评分和感觉诱发电位响应均有显著改善。

据了解,第二例患者植入已于2023年12月19日在天坛医院由贾旺教授团队成功进行,目前信号接收正常,患者正在居家康复训练中。该项无线微创脑机接口的临床试验分别于2023年4月和5月通过宣武医院、天坛医院伦理审查,并进行了国际和国内植入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注册。

【新闻多一点】

什么是脑机接口?

洪波介绍,脑机接口通过记录和解读大脑信号,实现大脑和计算机之间直接通信。一方面有助于帮助渐冻症、脊髓损伤、癫痫等脑疾病患者康复;另一方面有望实现脑机融合智能,拓展人脑信息处理能力。

无线微创植入脑机接口NEO系统及其体内机

无线微创植入脑机接口NEO,与Neuralink脑机接口有什么不同?

洪波介绍,无线微创植入脑机接口NEO把电极放在大脑硬膜外,通过长期动物试验验证,不会破坏神经组织,信号稳定,且采用近场无线供电和通信技术,体内无需电池。(吴月)

责编:王娣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