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龙的形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神秘而崇高的,而龙的元素却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可寻。在龙年到来之际,交汇点新闻带您探访我们身边的“龙”,找寻“龙”背后深刻的历史印迹与文化故事,感受由“龙”而来的文化灵气与奋斗精气。
龙珠在舞龙者手中时上时下、忽左忽右;高昂的龙头随着龙珠的引导,尽情地飞跃、升腾、游动,时而跳跃、时而潜行……“我们完成一组跳跃”“龙珠再高一点,龙头起……”日前,在南京理工大学,该校体育部的学生正在进行“舞龙”集训。队员们在龙珠的引导下,完成游、穿、跃、翻等花样动作,尽管是一次普通的集训,但他们把舞龙的精、气、神、韵展现得淋漓尽致。
“龙头看龙珠,龙身再紧凑一点”“大家注意自己的面部表情”“注意步伐”……训练中,一条7人龙在行进中不停地变换着动作。“准备,我们一起来跳龙!”只见龙头在空中抡起一个大大的圆弧,龙身紧跟着扬起一个又一个圆圈,队员们依次轻盈地跳过圆圈,继续向前行进。“我所在的位置是2号把位,也就是‘小龙头’的位置。”南京理工大学体育部2024级研究生范彧告诉记者,“这个位置虽然承受的重量没有龙头重,但却是一条龙中枢关节的起始点,我的动作流畅与否,直接影响整条龙的动作流畅度。”接触舞龙运动2年时间,范彧感受到舞龙不仅是在传承文化,也是在锻炼身体素质。
龙珠腾跃,一条9人龙的表演一气呵成,收尾时,龙尾的摆动,让整条龙显得越加神气。“对于龙尾的位置,需要运动员用一种轻松活泼的状态去完成动作,体现出‘龙’的精气神儿。”南京理工大学体育部2023级研究生王烨,用自己对龙尾这个位置的理解,设计出了有个性的“小动作”。他告诉记者,他的主攻运动方向是短跑,“在单项比赛中强调的是一个人在战斗,但在舞龙运动的比赛中,要和队友一起去完成,考验的是队友间的信任度,更是团队的凝聚力。”王烨说。
2000年,南京理工大学成立了大学生舞龙队,并以发扬中国舞龙运动、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为出发点,积极探索传统舞龙现代化的新路,由此,南京理工大学龙狮运动一直走在全省乃至全国高校前列。多次在世界锦标赛,亚洲室内运动会,全国龙狮精英赛、争霸赛、邀请赛、锦标赛等大型比赛中夺冠,20多年来,南京理工大学舞龙队已经成长为名副其实的大满贯队伍。作为全国和江苏省龙狮运动培训基地,南京理工大学校内每个学院都有自己的龙狮队伍。
采访中,看到队员们舞得起劲,记者忍不住也想要尝试一番。接过队员手中的龙头,尽管重量不是很重,但是要想做出动作、带动整条龙舞起来,完全不像想象得那么简单。“现在舞龙中使用的龙,因为使用了碳素支架等新材料,重量不是很重,舞动起来非常灵巧。”南京理工大学女子舞龙队队员、南京理工大学体育部2023级研究生张星烨告诉记者,“这样也更容易上手些,让我们在表演中可以留出一些力量做好各种技巧,突出舞龙这项运动的表演性和观赏性。”
除了7人龙、9人龙,在南京理工大学还有一种“彩带龙”非常受同学们的喜爱。“彩带龙也叫做‘健身龙’,是一种‘单人单龙’舞动形式。”说话间,南京理工大学体育部2022级研究生杜艺元舞动起手上的彩带龙给记者做演示。只见随着龙头上下翻飞,龙头上挂着的彩带随之起舞,让人看得眼花缭乱,舞动中发出的呼啸声,引得人跃跃欲试。“这种彩带龙在舞动中融合了传统舞龙、武术、舞蹈和体操等元素,动作非常有趣,也简单易学。”杜艺元说,“2024年是龙年,希望更多的人可以参与到舞龙这项运动中来,一起锻炼身体,一起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策划 潘青松 王高峰
执行 范杰逊 胡安静 黄欢
视频 赵宇 高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