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地铁和博物馆联手打造,交通文化展亮相南京马群站

交汇点讯 21日上午,在南京地铁马群站2号线与S6号线换乘连廊,“车马喧阗,伴宁童行”交通文化展引得来来往往的乘客纷纷驻足打卡。这是南京地铁S6号线与博物馆首次携手将历史文化展览搬进地铁车站,让市民们在便捷出行的同时感受到浓浓的文化熏陶。

“车马喧阗,伴宁童行”交通文化展

“这次展览是江苏宁句轨道交通有限公司与六朝博物馆联手打造,以交通工具变迁为主线,以儿童友好为主题。”江苏宁句轨道交通有限公司资源开发部工作人员李瑞杰告诉记者,“从三国时期的艨艟舰、魏晋南北朝的云母车、明朝的郑和宝船,到新中国时期的首台巨龙型内燃机车,再到现代化的城市轨道交通……分为‘六朝牛车、水路交通、燃机时代、轨道交通’四个区域,展示从六朝时期到现今中国交通工具的演变。”

记者看到,现场展出一些六朝到现代交通工具的模型以及图文解释。

艨艟模型

比如蒙冲舰。蒙冲,又名艨艟,是一种船体狭长的中型战船,专用于大战中快攻、突袭敌方船阵。三国时期,东吴训练水军,大力发展造船业,留下了大量文献记载:

“刘表治水军,蒙冲斗舰,乃以千数。”(《三国志·吴·周瑜传》)

“外狭而长曰蒙冲,以冲突敌船也。”(《后汉书》)

“建安十三年,权讨黄祖。祖横两蒙冲挟守沔(miǎn)口,各将敢死百人,人被两铠,乘大舸船,突入蒙冲里。”(《三国志》)

艨艟舰甲板上更设有船舱,士兵们在船舱掩体里发射强弩。

“蒙冲者,以生牛皮蒙船覆背,两厢开掣棹孔,左右前后有弩窗矛穴,敌不得进,矢石不能败。”(《武经总要》)

“此不用大船,务于疾速,乘人之不及。”(《通典》)

明代《武备志》中对蒙冲也有“务在捷速”的描述。由此可见,蒙冲机动性强,是古代水军的主力船之一。

郑和宝船仿制模型

郑和宝船的解释为:“宝船是郑和船队中最大的海船,是郑和船队中的主体,也是郑和率领的海上特混舰队的旗舰,它在郑和船队中的地位相当于现代海军中的旗舰、主力舰。另有一种说法,郑和宝船是郑和下西洋船队中海船的总称,郑和船队是由多种不同船型、不同尺度、不同用途的海船组成,它们统称为郑和宝船。现代对郑和宝船的研究及仿制较多,但郑和宝船的具体形制结构及尺度大小一直存在争议。”

儿童在体验投壶游戏

记者看到,现场还设有华容道、投壶、踢毽子等互动闯关游戏。“引导儿童们加深对交通工具演变的认知了解,一起探索不同时代特色交通工具背后蕴藏的历史文化。”李瑞杰说。

儿童们围聚在“燃机时代”展区聆听讲解

南京与句容自古山水相连、人文相亲,作为省内首条跨市域轨道交通线路,S6号线宁句城际不仅缩短了南京与句容的时空距离,更串联起了两地本就相亲的历史文化。

集章环节人气很旺

为了增加本次交通文化展的趣味性和互动性,活动现场还增设了集章环节。结合宁句城际13座车站的地理文化特色,集章活动以宁句城际IP形象“宁小句”为主角,共设计有13个人物特色形象,“宁小句”每到一站都会根据车站地缘特色变身全新的形象,以此传播南京、句容两地历史文化。

据了解,展览时间将持续至2月29日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杨民仆 文/摄

责编:周娴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