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e”起去现场丨采煤不见煤!地下750米的智慧矿山长这样

没有飞扬的尘土,没有喧嚣的车间,也没有太多的工人,如何做到“采煤不见煤”?

“e”起去现场,致敬奋斗人。1月下旬,记者来到徐矿集团张双楼煤矿,深入地下750米,看看别有洞天的智慧矿山。

只要下井,所有人不仅都要换装,还要随身佩戴“安全三件套”。张双楼矿通计中心主任荣国庆告诉记者,最重的红罐子是压缩氧自救器,是大家希望永远都用不到的设备。最小的盒子则是瓦斯便携仪,空气中瓦斯浓度超标,它会及时报警。矿灯是矿工们的“眼睛”,质量可靠,带电时间长,电源盒子里还藏着精确定位卡,依托井下5G信号全覆盖,每个人的位置井山指挥大厅都可以及时掌握,误差不到0.3米。

下井先坐罐笼,直线下降的速度很快,一眨眼我们就来到了地下500米。接着换乘“猴车”,该车因乘坐者都像猴子一样搂着坐而得名,它能帮助矿工在坡度较大的斜向坑道中快速行进。

“猴车”的终点离开采区就不远了。离挖煤最一线还有几百米,记者先来到了采煤机的驾驶舱,在形似胶囊的操控室内,有各种按钮和显示屏,能及时看到采煤机的动态以及采煤机的实时监控,下面是各类数据。只需这一个操作台,就可以控制机器运作。

继续行进数百米,我们终于看到了采煤机的真容,一旁的矿工赵龙告诉记者,别看他站在机器旁,采煤机的实际操作人坐在地面指挥大厅里呢。“我主要负责一旦出现紧急情况,可以一键操作将采煤机停止。”赵龙告诉记者,现在挖煤已经高度智能化,他所在班组的工人数量和几年前相比少了三分之一。

在井下,随处可见“5G+”的符号。别看这里是地下750米深处,5G信号可是满格,还做到井内全覆盖,保证张双楼煤矿的各类井下信息能及时传输到地面。有了信号,机器人值守也成为可能。机器人24小时工作,发现问题可及时传递到指挥大厅,极大减轻了工人的工作压力,也让井下工作变得更加安全、高效。

其实,地面上的智能调度控制中心,才是整个智慧矿山的核心区。张双楼煤矿智能调度控制中心技术主管温锦告诉记者,大屏的右侧区域是矿区两个智能化生产工作面,这里的值班员可以进行远程集中控制,中间区域是智慧矿山综合管控平台,可对矿井安全生产业务开展一体化管控,左侧区域是智能化皮带控制区域,可通过智能机器人进行远程自动巡检。科技赋能,让江苏智慧矿车驶出5G加速度。

策划:田梅 张筠

文案:张筠 王诗宇

摄像:张筠 曹凯琪 王诗宇

摄影:张筠

剪辑:王诗宇

美编:朱丽

检校:王瑾

通讯员:蒯创 张子建

责编:王诗宇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