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新”火成炬向春行|这个公共实训平台,让企业和学员“双向奔赴”

编者按:新年开新局,盛会谋胜势。在全省两会召开期间,新华日报社启动“新春走基层”活动,并在交汇点开办“‘新’火成炬向春行”专题,紧扣“新”字,聚焦新质生产力、新型工业化、新消费场景、新职业、重大项目新进展等,展示江苏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强富美高”的好风景。

交汇点讯 “同学们,仿真效果都做出来了吗?没有的举手,我过来看一下……”2月1日,常熟市现代产业技能实训中心2楼的一间实训室里,工业控制课程老师吴立祥,正带着20余名学员,在电脑上练习编程。学员们来自辽宁理工学院和长沙南方职业学院两所院校。

自去年11月底启用以来,不到三个月,常熟市现代产业技能实训中心已有3批、400余名学生过来培训,其中100余人已从中心“毕业”,再被输送至苏州乃至长三角的企业实习。实习结束后,学员既可以与企业“双向奔赴”,留在实习的企业就业,也可以多岗位轮转,再去其他公司实习就业。

常熟市现代产业技能实训中心是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化运行的公共实训平台。常熟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陈晓宇介绍,中心不仅有1.67万平方米的实训大楼、300余台套实训装备,还配备了7栋宿舍和1栋食堂,可满足1万人同时培训。

“我们培训的工种包括工业控制、工业机器人、人工智能、工业视觉等,均是当下热门的新职业,企业非常急需。”该中心负责人刘振声说,借助技能人才引流、技术服务外包、基础技工引育、人才订单化培养等模式,目前,中心链接了全国400多所院校,滚动培养贴合市场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培训要有效,师资很重要。吴立祥曾在企业当了4年工程师,既接触过设备研发,还负责过设备制造,现在是中心一名全职教师。“简单来说,工业控制课程的目的,就是教会学员编程,并用编程‘指挥’设备的部分功能动起来,整体偏实操。”吴立祥告诉记者,中心的培训教师大多有企业工作经历,很多人时间都比他长。

有优质师资,还要有优质课程。中心的做法是:企业提供岗位需求,中心配套开发课程。如此一来,学员培训结束,即可无缝上岗。

德扬智能装备(苏州)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工业母机”高端数控机床的研发制造,自然需要高素质的技能人才。去年底,公司与中心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培养能够从事装配、调试、运维的技能人才,为期一个月。目前,已有10名学员在企业实习。

“这批学员素质高、接受能力强,我们只花了不到一周的时间,介绍设备情况、注意事项等,学员就能迅速上手。”正是看到培训效果,当天,该公司HR总监黄攀,又带着需求来到中心,希望元宵节后就能再输送50人到企业。

同样与中心配合紧密的,还有苏州玻色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今年刚开年,公司就接到了2亿元订单。因此,这个春节前后,不少人都要加班加点赶制。

“这几年,公司不断调整业务方向,现已覆盖3C消费、新能源、半导体等领域。”该公司常务副总邹明亮表示,每年,公司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达500人。但是,公司自己招来的人才水平参差不齐。终于培训上手后,还要担心人才的稳定性。

如今,公司与中心合作,精准设计培训课程,这样培养的学员可以满足从设计到组装、再到调试、售后服务等一条龙的高技能人才,每年将为公司节约上千万元的人力成本。

这样的培训模式,不光企业受益,参加培训的各地高校学员也纷纷叫好。李丹凤是景德镇学院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大四学生,老家在江西。1月中旬,他和50多名校友来到中心,将用一个月的时间,学习电气装配、机械加工、工业视觉和工业机器人四类课程。

“中心不仅设备多、项目全,弥补了在校学习的不足,而且老师也不把我们当学生,而是即将步入岗位的求职者。”毕业后,李丹凤想从事专业对口工作,因此在这里学得很投入,也格外用心。

今年的“新年第一会”上,苏州提出实施“苏州智造”强基提质行动,推动新型工业化走在前、做示范,奋力打造全球具有领先地位的“智造之城”。而要实现这样的目标,离不开一支强大的技能人才队伍。

苏州将不断优化“引育留用”政策体系、技能人才结构,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四链贯通”,激励更多劳动者走技能成长之路,努力把苏州打造成为高技能人才培育引领之地、成长向往之地和技能创新之地。

2023年,苏州新增技能人才23.5万,其中高技能人才10.2万,数字技能人才6万人。目前,全市技能人才总量达263.4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率先突破100万人,技能人才占就业人口总量的比例超32%,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的比例达38%,总量和增量均居全省第一。此外,苏州高技能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9人,获评江苏大工匠、江苏工匠54人,江苏省“双创计划”高技能创新类人才18人,江苏省卓越技师22人。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徐瑞雅

责编:李仲勋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