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日上午11点半,接到一名列车晚点的旅客,把她从下车的站台引导到中转换乘的列车站台顺利上车……这个过程,南京站158雷锋服务站、南京南车间客运员吴晓娟只用了9分钟。类似这样的“极限挑战”,在今年春运期间的南京南站,并不少见。作为一名连续13年春运在岗的资深铁路人,吴晓娟很骄傲:“在158雷锋服务站里,人人都有‘最强大脑’。听到旅客上车后的一声声致谢,就是我们‘158’团队最大的自豪!”

2月1日-3日,江苏徐州、淮安、连云港等地先后迎来大雪。2月2日,2024年春运首波返乡客流高峰如约而至,南京、徐州等地率先迎来春运节前大客流。3日中午,记者在南京南站候车大厅的158(“158”为“义务帮”的谐音)雷锋服务站内见到吴晓娟时,她正在电话联系一名重点旅客的家人,确认服务需求。
“对方是一名视障旅客,需要我们接站并送到南站外的出租车乘车点,把他送上出租车。”吴晓娟向记者解释,铁路12306App的首页上,有一项“温馨服务”功能,老、幼、病、残、孕等需要帮助的特殊旅客群体,都可以用手机提前预约,获得精准帮助。“158”的姑娘们从后台看到信息后,会很快和旅客点对点电话联系,记录具体需求后,一项项录入电脑生成工单,再和第二天值班的同事进行详细交接。“这几天雨雪冰冻影响了出行,每天我们大约要接到100单左右的旅客服务需求。大家的脑子就像电脑的CPU一样,天天高速运转。”吴晓娟笑称。
为了更好服务旅客,每个“158”的小姐姐,都练出了过目不忘的“最强大脑”。地处长三角交通大动脉,南京南站春运期间每日出行列车数百趟,还有不少临时加开的列车。怎样中转换乘最便捷省时,买不到热门方向的车票有什么替代方案,从哪个站台进站能更快到达车厢……吴晓娟和她的同事总能在最短时间内,给出令旅客们满意的答案。
“尽最大努力协调,保证每一位旅客都能有个安心的旅程。”为了这个看似简单的目标,一茬茬的“158”团队成员,为之努力了56年。“南京站‘158’雷锋服务站是1968年成立的,比我的年龄还要大不少呢。我们的工作环境比起老一辈师傅们好多了,但用心用情的服务理念从来没变过。”吴晓娟语气坚定。

“158”的姑娘们为旅客出行提供便利,受到帮助的旅客也不忘回馈一份温暖与感动。对于她们来说,旅客并不是匆匆一面的过客,而是与他们分享人生的朋友。“看到旅客们上车后的笑脸,听到他们说‘感谢有你们,南京这座城市很温暖,太有爱了’,很激动也很自豪!”吴晓娟告诉记者,坚守13年服务铁路春运,这个岗位让她感恩旅客,也更感恩家人。每年一到春运,丈夫和长辈就主动包揽了家务和照顾孩子的任务,让她能心无旁骛地工作。回家再晚,总有热气腾腾的饭菜等着她。
“作为一名女性,这么多年确实亏欠了家人和孩子,但我们对得起这份工作和肩上的责任。‘158’的工作,给我提供了实现自我价值的方式。能把旅客送到想去的地方,让我觉得,自己很棒很优秀!”提到7岁的儿子,吴晓娟眼眶泛红,眼角闪过一点泪光。“姐,这边站台有个才做完心脏手术的老人,需要轮椅和担架。”对讲机响起,吴晓娟不假思索地回答:“好的,我们10分钟内到!”
想知道更多春运期间的最新出行资讯和暖心故事吗?点击这里,看直播回放。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宗祺 梅剑飞 周天琦 樊玉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