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一脉黄河 奔涌向新 | 让万里长河在指尖沸腾

提到黄河

脑海中浮现出的是什么

是课本里的“母亲河”

是《黄河大合唱》中的气势磅礴

还是绵延万里河水的滔滔不绝

对于黄河

常怀敬畏 却了解甚微

至此

中国青年报社记者连续两年

走访黄河上中下游

探寻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

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密码

扫一扫上方海报二维码

一起探索黄河流域的历史与发展

让万里长河

在指尖沸腾起来!

黄河九曲,夭矫如龙,串连起中国的过去和未来。

自2019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提出以来,大河上下,焕然一新。

如今,在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路线图里,优先开展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黄河流域赫然在列。协同水资源和能源、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黄河正向着美丽中国奔腾而去。

几处特殊的地点

造就了黄河的独特

同时也被黄河滋养

点击下方视频

了解它们与黄河的故事

一个不在黄河流域生活的人,为何对黄河情有独钟,20余年坚持考察拍摄?

很多人问过贵阳公众环境教育中心主任黄成德这个问题,他也没有答案,“也许我的皮肤是黄色,也许我姓黄,连儿子也取名叫黄河。”

从黄河源头到入海口,栉风沐雨甚至风餐露宿,黄成德不觉艰辛,反而乐在其中,似乎记录黄河就是他的使命,“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每次去考察黄河,都有回家探望妈妈的感觉”。

顺着右上角黄河流域

一起探索沿岸的美丽风景

“那滔滔的浪涛,是最甘,也最苦。”诗人余光中未曾见过黄河,却写下《黄河》一诗,他说,“这是胎里带来的”。他在古稀之年来到黄河边“认河”,又在《黄河一掬》中深情地写道,“华夏子孙对黄河的感情,如胎记一般地不可磨灭。”

余光中把鞋子粘染的黄河泥土珍藏,装入一只名片盒,仿佛能从黄土中,听到大河流淌的声音。

历史、风景、人文、习俗

黄河孕育出的万千值得细细体会

万里绵延的河水将人们紧紧联系在一起

在这场指尖上的奔涌落幕前

一起来看

AI生成的黄河诗词海报吧

记 者:张 艺

摄 影:李隽辉

视 觉:张玉佳 程 璨

技 术:陈 明 洪睿琪

编 辑:刘世昕 程 璨 任家宝 林文玥

责编:刘雨霏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