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学习身边榜样 | 邵中国:筑起家乡与他乡“连心桥”

小寒已过,浙江省杭州市朝晖街道黎园社区会议室里却暖意融融。1月7日,党的十九大代表、连云港市灌南县驻杭州市流动党员党委书记邵中国在给党员们上一堂“平凡点滴见初心”的专题党课。邵中国对记者说:“听课的党员中,有从事快递、环卫、餐饮、运输等行业的,考虑到大家工作时间、地点和节奏各不相同,我们根据党员的特点和需求分类组织实施,满足他们差异化、多样化学习需求,让‘党课’更接地气、更有温度。”

“雁行千里不掉队,风筝高飞一线牵”。1998年,邵中国到杭州打工,发现农民工党员远离家乡,无法过上正常的组织生活,作为有几十年党龄的老党员,他心里很不是滋味。“当时,老家合兴村有16名党员在杭州打工,我就把成立流动党组织的想法向务工地朝晖街道党工委和老家灌南县委组织部作了汇报,得到大力支持。”2000年6月,邵中国在杭州市朝晖街道黎园社区成立了灌南县第一个流动党员党支部,大家选举邵中国担任党支部书记,流动党员终于有了“家”。

为积极发挥流动党员党委堡垒作用,在邵中国的带领下,就业指导站、互助会相继成立,同时构建起“亲帮亲、邻帮邻、同行帮同行”就业帮扶网络,帮助1.8万老乡实现再就业。他还开通农民工子女亲情热线,举办“中秋异地圆梦”“亲情牵手之旅”活动,组织600余名留守儿童到杭州市与务工父母见面;开展农民工服务大篷车活动;定期举行募捐为困难群体“送温暖献爱心”……一个个温情举措,两地有口皆碑。

“出门在外,家乡是根。驻杭流动党委的发展,离不开家乡各级党组织的关爱支持,我们既要向外展示灌南形象,也要回过头来支持家乡建设。”在驻杭流动党员党委专题党课上,邵中国深情地说。通过邵中国牵线搭桥,原本在杭州从事销售工作的相孝芳回到家乡,流转130亩土地,开启了葡萄种植创业梦,目前她的葡萄种植基地解决了30余名村民家门口就业问题。

近年来,邵中国充分利用党组织在当地的影响力和灌南人的好口碑,发挥流动党员联系广、信息灵的优势,积极帮助宣传家乡、推介家乡,鼓励420多名在杭务工农民工返乡创业,带动6500多名劳动力实现家门口就业,为灌南引进千万元以上项目85个,累计投资总额达110多亿元。如今,在邵中国的影响下,许多驻外流动党员将技术、资金、项目、人才带回家乡建设最前沿,“还巢凤”们掀起了一波又一波反哺家乡的热潮。

“‘服务老乡、服务他乡、服务家乡’是我这么多年来总结的工作方法,也是我作为党员的初心。”邵中国说,“未来,我想继续通过自己和所有流动党员的努力,让党组织给予老乡温暖,在家乡与他乡之间构筑起一道‘连心桥’。”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赵芳

责编:周晓雨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