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新”火成炬向春行|“产煤不用煤”!如何来发电?

编者按:新年开新局,盛会谋胜势。在全省两会召开期间,新华日报社启动“新春走基层”活动,并在交汇点开办“‘新’火成炬向春行”专题,紧扣“新”字,聚焦新质生产力、新型工业化、新消费场景、新职业、重大项目新进展等,展示江苏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强富美高”的好风景。

“产煤不用煤、发电‘新’力量”。在江苏省徐州市西北区,这里有一座光伏发电项目“博物馆”,在确保电力稳定供应下,这里按照“能建则建、应建尽建”原则,利用屋顶和空旷地面建设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实现地面用电新能源替代。供暖季的当下,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来到徐州市江苏华美热电公司一探究竟。

“光伏+”探索

江苏新能源逐“光”而行

2月起,徐州气温开始走低,记者在徐矿集团华美热电公司(以下简称“华美热电”)办公楼内却温暖如春,温度适宜。

“是集中供暖吗?”记者问。“不!是我们自己做的‘光伏+’供暖。”江苏徐矿新能源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孟庆杭说着,用手指向窗外。

记者顺着方向看出去,窗外是一排排太阳能光伏板,有的整齐划一在空地排开,有的在屋顶上,有的化身为车棚。“我们充分利用公司闲置土地、建筑物屋面、墙面等场所,打造新能源示范创新区,按照‘渔光互补、农光互补、风光互补’理念,陆续建成了23种形式的光伏场景应用,年发电量将突破1200万千瓦时,年节约标煤约3960吨。”

光伏项目建成初期航拍

行走在新能源示范创新区内,厂区蔬菜果园设置光伏板,间隙种植农作物;水中设置光伏板,下边养鱼、上边发电;132个新能源汽车专用停车位利用光伏车棚发电“储充一体”……多种跟踪式、光充一体式、屋面式、连廊式、幕墙式、拉索式、浮筒式等光伏项目映入眼帘。“我们这湖面可以发电,地板可以发电、走廊可以发电……几乎涵盖了所有新能源应用场景,可以说是风光项目应用场景的‘百科全书’。”孟庆杭说。

“这里不仅有各式各样的光伏项目,还有为新能源项目24小时保驾护航的‘数字大脑’。”在“双碳”战略提出后,光伏行业因其突出的低碳环保属性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数智化技术也成为光伏产业新的生产力,智慧光伏已势不可挡。在园区内智慧新能源数字中心,12块1900毫米×1300毫米的电子大屏位于中央,一旁墙上写着“集中监管、集中监控、集中运营”12个大字。孟庆杭介绍,智慧新能源数字中心于2023年投用,构建了工程监管、运维监控、生产监督“三位一体”数字运行体系。“你看屏幕上有全国电站图标,实时发电功率、电能信息、发电量、等效时数等信息一目了然。”孟庆杭表示通过打造新能源示范创新区,不仅使徐矿新能源公司积累了多种模式新能源项目开发和建设的丰富经验,也实现了对新能源项目的数字化、智能化、精细化管理,具有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

智慧新能源数字中心

90℃的坚守

把暖流送到群众心坎上

随着“双碳”目标和电改政策的不断深化,能源供应结构呈现多元化、清洁化、低碳化发展趋势,徐矿集团坚持煤电化一体化发展方向,统筹加强并形成煤—电—大数据—供汽、供热、制冷等多能联用新模式,实现产业循环布局、价值循环提升。

2023年11月20日,伴随着最后一根直径长达1.4米的主管道连接完毕,供热阀门成功开启,华美热电公司高温热水供暖项目开始运行。三个月过去了,供暖情况如何呢?

高温热水供热首站

“进气管道压力0.5Mpa,温度253℃达标。”在华美热电高温热水供热首站,记者见到了江苏华美热电有限公司党委委员、总经理郑洪,他正与机组人员时刻盯着换热器。聚焦节能降耗,高温热水供热首站电力来源是一旁的发电站发电过程产生的蒸汽,郑洪表示华美热电作为徐州市西部城区唯一热源企业,坚持“增容不增排”原则,所采取的集中供热模式,和原来小锅炉房相比,效率更高。“水可循环利用,且成本低、耗能少,经过多次换热器后,我们将90℃的热水送到30公里外,汇成每小时5000吨到6000吨的暖流温暖徐州西部南部千家万户,能源利用率提升40%。”

华美热电公司发电集控室

长三角铁路部门决定自2月1日7时56分启动扫雪除冰Ⅱ级应急响应,持续做好低温雨雪冰冻天气防范应对工作。面对降雪和气温下降的情况,江苏华美热电公司各部门提前安排部署,提前协调各大热源确保热源质量、供暖管家全员在岗随时做好上门服务、抢修队伍24小时待命。大到疏水泵,小到设备连接点、运行阀门等,每一个关键节点都组织机组人员进行全方位巡查,保证第一时间发现并消除缺陷,提高设备运行可靠性,确保民生供暖工作万无一失。郑洪告诉记者,从供暖开始,生产运行人员就没有假期。“三班轮岗,整个春节期间值守人员超过200人,保障市民们过一个温暖舒心的幸福年。”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林惠虹 王子杰

责编:周晓雨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