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新春走基层 | 常州武进:特色农产品成“新宠”,掀起年货市场“消费热”

春节的脚步愈近,城里乡间,家家户户都在准备年货,纯正、地道的常州武进本地农产品也迎来了销售旺季,经过一番整合包装,摇身一变成为了“年货大礼包”,掀起了新一轮消费热潮。

洛阳南苑家庭农场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新气象,捕鱼师傅们在鱼塘内撒网、捕捞、收网、分拣、装筐……水花飞溅,青鱼跳跃,一派鱼跃人欢的丰收景象。据悉,洛阳镇戴溪村南场是戴溪青鱼的养殖中心,由此辐射至周边的东尖、朝安、洛阳等近20个村,养殖面积超2100余亩。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洛阳戴溪地区就掀起了养殖青鱼的热潮,并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青鱼产业。“去年12月底就开始起,预计收获30万斤青鱼,价格在每斤13元,大部分销往苏锡常周边地区。”在洛阳南苑家庭农场负责人张霞飞熟练的指挥下,一条条活蹦乱跳的青鱼尽数被运上货车。

位于牛塘镇的常州市喜之源食品有限公司内,工作人员正忙着将一盒盒坚果打包装箱,随即装车发往全国各地。“年货订购活动一过元旦就开始了。今年,公司新推出纯坚果礼盒,结合区农业农村局推出的‘小挖鸭’礼盒包装,为年货注入了一些新鲜血液,客户对此特别感兴趣,订单量也增加了不少。”常州市喜之源食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瑾萱告诉记者,近年来,我区积极举办年货大街、直播带货等活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本土食品企业在当地的曝光率。

本地农产品的畅销,得益于近年来我区持续打响农业品牌建设“组合拳”。2021年,区农业农村局出台《2021年武进区优势农产品推广方案》,强化武进区优势农产品推介纲性引领,完善“品牌+宣传+推介+质保”体系。阳湖水蜜桃成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滆湖赶湖节打响了武进生态农业产业名片;南园国色牡丹籽油、申新大米入选江苏省农产品品牌目录,阳湖果品、夏花木入选常州市十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戴溪青鱼等7个产品申报常州市名优农产品。

线下持续发力,线上搭上“互联网”快车,武进本地农副产品成为市场青睐的年货“尖品”。

以常州市蒋记食品有限公司为例,在主播小妹与网友的热情互动下,短短15分钟,由酱板鸭、卤鸭脖、醉草鸡等卤味食品组合成的50余份“阳湖有礼大礼包”被抢购一空。作为一家以养殖、加工、销售畜禽制品为主的农产品深加工省级龙头企业,蒋记食品目前已经拥有盐水牛腱、五香牛肉、盐水鸭等60多个产品。近两年,蒋记食品通过直播的方式售卖“阳湖有礼大礼包”,产品供不应求。

近年来,武进农产品通过生产基地直采直供通道、“马路市场”等方式,解决本地农产品销售难问题。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举办农商对接洽谈会、农产品购销会等活动,推动本地农产品走出常州、走向全国。此外,发布乡村IP——“小挖鸭”,将单品矩阵化,助力更多农村优质资源汇集,把武进的农业产品、农耕文化、和美乡村推向更广阔的舞台。

“今年,我们会在打好武进农产品品牌发展的基础上,开展‘两品一标’认证,同时积极搭建展示展销平台。”区供销合作联合社经济发展科科长吴立飞说,希望本地特色农产品依托良好的口碑、较高的性价比和当地政府的持续推介,成为年货市场的翘楚。

(宋祎凡)

责编:刘雨霏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