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新春走基层)台湾柴烧制陶与杭州宋韵文化的“双向奔赴”

中新网杭州2月9日电 (曹丹)“这个是柴火烧制四天三夜的陶器,当温度达到1300摄氏度时,形成自然落灰釉,所以每个陶器都是独一无二的。”在浙江杭州德寿宫内的新春文化市集上,来自台湾的陶艺雕塑设计师余彦庆正在向来往的游客介绍柴烧制陶工艺。

浙江杭州德寿宫内新春文化市集现场。曹丹摄

现场摆放着各种柴烧制成的茶器和其他蕴含“柿柿”如意、好事“花生”、年年有余等吉祥寓意的陶器作品,还有余彦庆特意为龙年创作的“龙抱元宝”陶器手办。

凡是利用薪柴为燃料,烧成的陶瓷制品,都可称之为柴烧。在中华文明上千年的陶瓷烧制史中,柴烧是最古老的一种烧造技法。区别于现代的气烧和电烧,柴烧难度更高,成品的关键取决于土、火、柴、窑等多种因素。

“我本身是雕塑专业的,2000年开始在台湾接触柴烧制陶工艺。我一直觉得柴烧是我们老祖宗的一种智慧,作为后人很希望能把柴烧工艺做一个延续和传播。”余彦庆谈道,“近20年,我经常往来参与两岸文化交流。杭州的茶文化底蕴深厚,3年前我选择留在杭州。”

杭州是南宋的都城。在杭州亚运会期间,余彦庆感受到了杭州南宋文化的独特魅力,就想借助杭州这张“宋韵文化”金名片,烧出富有南宋韵味的柴烧制品。

在走访了与南宋相关的展览馆、博物馆后,余彦庆心中有了答案。

“宋代人喝茶非常讲究,他们会把喝茶以及泡茶当成一门非常高超的艺术。我将柴烧制品从艺术摆件设计成日常使用的茶壶、茶盏、茶杯、茶盘等,满足不同人群对茶器的需求。”余彦庆说。

除了自己设计茶器外,他还邀请其他陶艺老师一起进行陶器创作,为柴烧制陶工艺增添新的设计元素。

柴烧制成的茶器摆放在浙江杭州德寿宫礼品部。曹丹摄

现在,余彦庆及其工作室通过柴烧制成的茶器已经入驻杭州德寿宫礼品部,和龙泉青瓷茶具等放在一起,被更多中外游客看到。

谈及新年安排,余彦庆说,“我将投入到与杭州德寿宫的合作款设计中去,创造更多具有南宋韵味的柴烧陶器,让更多人了解中华茶器文化。”(完)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