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春节消费微调研 | “新中式”火出圈,洋溢“独属于国人的浪漫”

【编者按】 满当当的新春购物车,热扑扑的年味烟火气。春节是中国人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是一年中最集中的消费时段。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在春节期间沉浸消费场景、探访消费一线,感受时代日新月异、生活富足美好,也解剖扩内需、促消费的难点堵点,透过消费个案和场景,多维度呈现江苏消费市场的蓬勃活力和巨大潜力。今天起,推出“春节消费微调研”,敬请关注。

过年添置一身新衣辞旧迎新,是中国人千百年来最看重的春节仪式感之一。近年来的国潮越来越潮,新中式服装已成为不少消费者春节“战袍”的首选。

盘扣、立领、斜襟……在中央商场新街口店2楼的精品女装区,南京本土品牌“善护念”生意火热,满是传统中国风的新中式元素服装,吸引了许多前来选购“新年战袍”的顾客试穿、采购。“准备来商场买一件羽绒服,无意间逛到这家店,刚刚试了好几件外套和马甲,效果很惊赞。”成女士说。收银处,刚刚通过支付宝付款3980元的孙女士告诉记者:“今年我身边的朋友都把春节‘战袍’换成了新中式,这是我为自己准备的,也是我买的第五件新中式外套。”

离开中央商场,记者走进新百5楼的“织锦录”,该店主打织锦工艺的马面裙,裙面上的花纹都是设计师原创图案。“春节期间,红色马面裙卖得最好,其中名叫‘纳福’的马面裙已断货。我们家性价比高,价格为399元、499元、599元。近一周店铺每日营业额都过万元。”“织锦录”店员介绍,以前汉服只适合特定场合或是拍写真,容易给人造成过于隆重的感觉,现在的汉服已融入大众日常生活里,马面裙成为他们日常通勤和约会穿的服饰,中式审美回归生活。

此外,羽绒服装品牌波司登火出圈的水墨“龙纹”羽绒服,中式美学狠狠拿捏了年轻人。阿迪达斯推出“新中式”联名系列,以经典的中式盘扣纽结元素,搭配黑红撞色,将传统的中式工艺细节与现代风格再融入。

氛围感拉满的新中式茶馆“圈粉”年轻人。走进tea'stone南京IFC国金中心店,装修清新雅致,缀有茶文化的装饰墙面、展示两千年茶技茶法的茶文化景观台等都渲染着浓厚的华夏茶文化韵味。店内还设有一面由数十个小抽屉组成的茶柜,写着各种茶叶名称,如同一座小型的茶叶博物馆,让人眼前一亮。

“之前去深圳、上海喝过,终于南京也开了分店,而且就在我们家附近,以后想喝很是方便,且性价比适中。”身着黑色盘扣外套、彩色缎面裙的卫茵瑶正对着镜头拗造型。“店里的装饰和氛围都很用心,而且特意穿了新中式来这里打卡拍照。这家店吸引我的不仅仅是喝茶,更重要的是让来到这里的消费者可以快速建立系统性的茶认知,完成从识茶、尝茶、懂茶的过程。”

tea'stone南京IFC国金中心店店员告诉记者,店内茶叶都是从中国各大茶叶原产地直选,覆盖黄茶、绿茶、白茶、黑茶、花草茶等。此外,店内所有茶叶50克就可起售,哪怕是价格偏高的茶饼都可撬开少量售卖,做到实现茶价格的透明化和降低消费门槛,让喜欢和想了解的年轻消费者安心选购。

随后,店员向记者推荐一款“老树红茶”,采自云南西双版纳的新发鲜嫩芽叶,山野气韵强烈,单价57元/杯,可反复冲泡6—8次。扫码付钱后,只见吧台内的工作人员先进行茶叶称重,开始从煮水-烫杯入壶-泡茶-摇香-润茶-冲泡-封壶-分壶-上杯,所有过程消费者都可以一一所见。“tea'stone不仅仅卖茶饮,还售卖茶叶、茶具等一系列茶叶的衍生品,通过零售+社交空间的经营模式,将茶饮与年轻人的生活方式联系在一起。”该店店员说。

记者手记

2024年,“新中式”成为火出圈的流行趋势。众多网友称之为“血脉觉醒”或是“独属于国人的浪漫”。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走红的不仅仅是“新中式”服装,还涉及食品、美妆、家居等众多领域。但凡与“中国传统元素”“国潮风格”相关,都有着极高的搜索量和关注度。抖音商城年货节数据显示,带有“国潮、新中式穿搭”话题的短视频播放量超过5亿;天猫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新中式服装市场规模已达10亿元级别;美团、大众点评数据显示,1月以来,平台上“新中式”关键词的搜索量同比增幅超过10倍,20岁至35岁的年轻人是搜索主力军。

过去这一年,很多将传统与现代元素结合的“新中式”商品成新晋网红。例如,同仁堂推出罗汉美式、陈皮手冲、枸杞拿铁等草本咖啡,瑞幸咖啡推出的“碧螺知春拿铁”、与贵州茅台联名的“酱香拿铁”等,均受消费者热捧。这些走红的产品,无一例外地展现出极大的创新性,不断吸收当下新鲜元素,紧随时代潮流的发展,让更多人感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

每一股“风潮”兴起都伴随着争议,“新中式”依然任重道远。商家要正确认知“新中式”之“新”的要义,拒绝对传统的简单重复,更不能视其为“流量密码”。中华血脉已觉醒,面对更加自信、更有品位的消费者,如何持续打造国潮品牌、创新营销模式、升级消费体验是商家面临的一大挑战。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田墨池 文/图

责编:王建朋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