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红领巾劳动吧·年夜饭必上菜 | 是年的味道,更是家的味道

今天是大年初二,“红领巾劳动吧”祝大家新的一年喜乐常相伴,万事皆顺意!这几天,“红领巾”们踊跃投稿,以视频、文字、照片和绘画等方式,争先恐后晒出了“我家年夜饭必上的一道菜”。我们继续来看优秀作品!

我们先来看“红领巾劳动吧”劳动家频道里的两则投稿。

“这是年的味道,更是家的味道。”南京市方兴小学三(4)班张庭辅同学的老家在福建省安溪县,每到过年,他家的年夜饭菜品中必有当地特色的炒米粉。今年,他没有回老家,而是和家人一起留在了南京过年。在视频作品中,张庭辅同学边按步骤解说边有条理地烹饪,最后的成品看起来鲜香爽口,让人不禁为他竖起大拇指!

烹饪一道色香味俱全的葱油鳜鱼需要经过哪些步骤呢?南京市古雄小学于嘉柠同学的投稿作品让人眼前一亮。他不仅详细讲解了这道菜的烹饪方法,还展现了娴熟刀功。同学们如果也想试试自己制作这道菜,一定要小心使用刀具哟!

我们再来看两则官方邮箱(hljald2023@163.com)收到的优秀投稿作品。

我家的年夜饭

刘一伊

海安市明道小学 五(7)班

大年三十,厨房里飘出一股诱人的香味。哦,原来是我家的年夜饭菜品要上桌了呀!满满一桌的年夜饭馋得我直咽口水,迫不及待地想冲上去都吃光。肉、虾、汤圆……都是我爱吃的呀!我家的年夜饭可真丰盛啊!

开吃之前,我提议每人选一道菜,用它给大家送祝福。妈妈立即指着香喷喷的蒸鱼说:“祝大家年年有‘鱼’。”爸爸毫不示弱,赶紧捧起金灿灿的烤鸡,调皮地说:“祝大家大‘鸡’大利。”奶奶对着面前的炒羊肉给大家送上了喜气“羊羊”的祝福。爷爷选中了汤圆和红烧肉,大声说:“我祝大家团团圆圆、红红火火!”我端着炒年糕,边走上旁边的楼梯边得意地说:“我祝大家事业和学业年‘年糕’升!”大家顿时热烈地鼓起掌来,都夸我的创意最好,我心里美滋滋的,也觉得自己很棒。在欢声笑语中,我们一家就开始享用美味又丰盛的年夜饭。

最受欢迎是菜就数“孔雀开屏”了,它既好看又好吃,更重要的是,这是我亲手做的呢。它的用料很简单,只有黄瓜、牙签和番茄酱。我想把拌黄瓜做得诱人些 ,灵机一动,想到了孔雀。嗯,就做个“孔雀开屏”吧。于是,我先把黄瓜一劈两半,再切成扇子形状的片儿,我还吃了一小片呢,“嘎嘣嘎嘣”响,真脆、真好吃!接着,我把它们摆成孔雀尾巴的造型,就像一把大扇子。孔雀的头、身子和嘴巴都是拿一小节切开的黄瓜来加工的,用牙签串起来,摆成需要的形状。最后,再淋上番茄酱。现在盘子里就出现了一只栩栩如生的孔雀,它高昂着头,挺起胸脯,展示着漂亮的尾巴。

我另外还做了好几道菜呢。有白菜包肉“聚宝盆”,有皮蛋为原料做成的“幸福花开”,还有“水果派对”……

我吃着美味丰盛的年夜饭,想着每道菜的名字和深刻寓意,仿佛把这些美好的祝福都吃进了肚子里,明年一定会更加幸福快乐!


除夕夜,全家一起包饺子

王芊语

南京市琅琊路小学明发滨江分校 四(11)班

“清水飘芙蓉,元宝落玉盘。饕餮世间味,最是此物鲜。”我家的年夜饭,总是少不了一种美食,那就是饺子。这是我们家的传统,也是我记忆中家的味道。

每年除夕夜,我们全家都会一起包饺子。爸爸妈妈在厨房忙碌着,我和哥哥也一起帮忙。我们将馅料拌匀,然后开始包饺子。虽然我们包的饺子形状各异,但是每个人都在用心捏制。

在包饺子的过程中,我们一边聊天一边分享一年来的点点滴滴。有时候我们会回忆起一些有趣的事情,大家一起笑不停。此时,包饺子的过程,成了我们情感交流的过程。

我们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等热腾腾的饺子端上桌,迫不及待品尝美味的饺子。饺子馅料饱满,口感也很好。我会在饺子里放入花生,寓意新的一年交好运!

除了饺子本身的美味,我们还配以一些小菜和汤品,让整个年夜饭更加丰富。但是,无论其他的菜肴多么美味,饺子始终是年夜饭的主角。

在我看来,饺子的味道就是家的味道。它不仅仅是一种食物,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每当吃到饺子时,我就会想起家人的温暖和关爱。

“共坐檀桌前,吃饺话团圆。”这就是我家年夜饭必上的一道菜——饺子!

(指导老师 韦芳)


年夜饭,不仅仅是一顿丰盛的佳肴,更是一份传承和情怀。它蕴含着家的味道、亲情的温暖和对未来的美好祝福。每一道菜背后,可能都有一个理由,或特殊寓意。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希望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家的温暖和传统文化的魅力,也希望家长与孩子在共同讲述中,增进彼此情感。

同学们可用视频、文字、照片或绘画的形式,创作属于你的年夜饭故事,可以是菜肴的制作方法,可以是菜肴背后的家庭故事,也可以是菜肴所代表的文化传统。无论是象征团圆的肉圆还是寓意吉祥的鱼,还是家乡的特色美食、妈妈的独门秘方,都欢迎分享。

你可以将作品上传到“红领巾劳动吧”的劳动家,也可以发送至邮箱:hljald2023@163.com。邮件主题请注明“年夜饭故事分享”哦。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宗祺 整理

责编:焦贤颖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