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亮的大玻璃窗,从一边望出去车水马龙,从另一边望出去可以看到秦淮河,这让住惯了一楼的王老太太觉得每天的生活很新鲜。天气不冷的时候,在儿子范宁的帮助下,她乘坐电梯下楼遛弯,也遛一下小柴犬,今年的生活一下子热闹了起来。
“阿姨好,给您拜年啦!”春节期间,江宁区房产局房改和保障房管理科副科长刘俊和同事们来滨河街区公租房看望住户,向大家拜年。老人家拉着刘俊的手不撒,一边说着感谢,一边让儿子赶紧倒茶。

这是范宁一大家子第一次在公租房里过新年,房子虽小,却很温馨。记者看到,1.5匹的立式空调24小时开着,家里温暖如春。鲜艳的杜鹃摆在进门桌上,平添了几分喜庆的年味儿。窗户旁还有一只鱼缸,一群小金鱼游来游去,欢迎着各位来家的客人。尤其是一只叫好帅的小柴犬,活泼漂亮,不断来蹭老人和客人,却一声都没叫唤。
因为前几年做生意遭遇变故,再加上父母年迈,孩子尚未成家,范宁生活上比较拮据。经过一年左右的申请,去年下半年范宁和年迈的父母以及儿子申请到了滨河街区11栋5楼的公租房。房子是东边户,特别敞亮,面积有七十几个平方米,一年的租金只要2900多元。“这个地段同等房子的租金每个月都要2500元,政府公租房的租金只要十分之一,真的是太好了,太好了!”范宁对记者一个劲地夸,“我们周边是武夷花园等高档小区,旁边就是秦淮河,楼下配有绿地、球场还有电影院、商业体,买个东西方便得不得了!”
搬到这里后,家庭的生活成本大大降低。他算了一下,房租加上电费、水费、物业费,一年6000元不到,这让他们的整个心情都变得敞亮了起来。“我们都有退休金,再加上出去兼职干点活,这日子肯定越来越甜!”范宁畅想着未来,笑了起来。

刘俊告诉记者,滨河街区是江宁主城区的一座商住一体楼,政府2019年购买部分楼层作为公租房提供给困难群体居住,目前共有98户居住在此。街道、民政、房产局等相关部门每年对居住资格进行审核,年审通过后可以继续居住。
“住到这里有个好处,物业很上心,我们全家特别感谢物业!”范宁激动地说。就在年前,家里只剩老母亲一个人,他打了几次电话都没人接,这可把他吓坏了,生怕老母亲有个三长两短。实在没办法他找了物业帮忙,“当时物业的阙明香从家里赶过来去敲开了老母亲的门,幸好只是电话坏了,我们虚惊一场。”为此,他还准备了一面锦旗,上书:情系业主办实事、热情服务暖人心,春节期间特意送到了天润物业。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新年贺词中说,“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也很朴素,归根到底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住房与老百姓是否过上更好的日子息息相关,尤其是困难群体的住房问题,更关系到群众的幸福指数。南京市江宁区住房保障和房产局在这个方面,一直“走在前列”。2021—2023年累计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2.37万套,筹集总量位于全省各区县首位。
该区的保障性租赁住房主要面向城镇住房困难群体、来宁务工的新市民、刚毕业参加工作的青年人等,户型以70平方米以内小户型为主,精装交付配备家具家电,可拎包入住。同时,保障性租赁住房房源多、分布广,可选择性强,主打一个“能租得到、住得起,还能租得近、住得便利。”不仅如此,该区表示今年还将不断扩大保障覆盖面,将住房保障向快递外卖、建筑工人、环卫保洁等相对收入较低的城市一线务工人员延伸,提升城市温度,让新市民们都能住有所居、住有宜居!
策划:潘青松 杜雪艳
统筹:刘海琴
采写:刘海琴
视频:王瑞枫
包装:王子杰 曹家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