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位于花果山景区的九龙桥,是连云港市历史最为悠久的拱桥。它坐落于南天门之下,幽谷之上,四围群山环绕,桥旁的九条山涧,犹如从天而降的神泉,汇于桥下,《西游记》形容它是“上连玉女洗头盆,下接天河分派水”。
九龙桥因九条山涧汇聚于此、如龙垂天而得名。许乔林的《云台新志》记载:“溪流喷薄,古木荫森,为入山第一胜境。山中溪流九道,汇于桥下,故名。”“龙”在中国人心中是祥瑞的象征,过去,香客们经过南天门小路下至谷底,在此桥小憩一刻,沾一点龙的寿气,再进山求佛,保全家万事平安,因此九龙桥又叫万寿桥。
早在唐宋时期,山僧就在涧上架起石板桥,方便上下往返。明朝万历十五年重修三元宫时,将原来的石板桥改建成长33.4米、宽8米的砖石拱桥。1949年后,九龙桥经历两次大修,成为纯石结构独孔拱桥,拱顶高耸、拱洞长跨,气势非凡。

九龙桥的风景自古被称赞。明代文人顾乾在《云台山三十六景》中用“飞瀑半空,声闻数里”描述这里的景象,并称之为“长桥飞瀑”。清代黄申瑾《云台山二十四景》中,将九龙桥一处风景分成两个景观,分别为“九涧争流”和“龙桥喷雪”。
古时九龙桥是花果山的咽喉要道,如今是游客游览登山的必经之路。从花果山山门进入,沿着十八盘拾级而上,经过南天门,再顺着小路下行,就到了九龙桥。
建成至今已430余年的九龙桥,虽历经多次地震,特别是清代康熙年间郯城8.5级地震,桥身依旧巍然屹立,未有倾圮。每到节假日,总是吸引一波波游客来打卡。
文字:白雪
摄影:朱德富 熊洁/视觉江苏
设计:郑诚
翻译:卫鑫
鸣谢:连云港市地方志办公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