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日,2024年第一个工作日,在苏州召开的全省重大项目建设启动会议上,江苏省委书记信长星说:“开年就是开工,开工就要实干,这既是鲜明信号,也是干事创业应有的作风、应有的干劲。”
春节长假刚过,江苏依然以这样的状态和面貌打开龙年首个工作日。
不妨跟随“瞭望君”,到江苏一场场“新春第一会”上去直观感受。
统筹做好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两篇大文章
一直以来,我们都会把“新春第一会”视为观察下一阶段方向和趋势的重要窗口。

2月18日,江苏省委、省政府召开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工作推进会。
为何聚焦这一主题?
科技创新是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念兹在兹、要求江苏必须抓好的大事要事;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是总书记着眼国家创新全局赋予江苏的重大使命,具有战略性、全局性意义。以此为主题召开“新春第一会”,既是为了在全省上下更好树立抓落实的导向,也是为了更好聚焦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为江苏在高质量发展上继续走在前列打造更强有力的引擎。
会上明确,江苏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产业科技创新”是主攻方向,“具有全球影响力”是目标定位,重点要统筹做好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两篇大文章。
具体来说,在科技创新方面,要高度重视“从0到1”的科学发现,着力推动“从1到100”特别是“从1到10”的突破和转化应用。
在产业创新方面,既要关注产业的未来,又要布局未来的产业,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要坚持两篇文章一起做,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更好地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发展、以产业需求牵引技术突破,实现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互促并进,形成良好的创新生态。
强作风、优环境,赋能高质量发展
放眼全省,各地纷纷在这个奋斗的春天里亮出目标、拿出行动。
其中,聚焦高质量发展,“营商环境”“作风建设”成为多地“新春第一会”不约而同的选择。
“新春第一会”,苏州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大会主题,明确努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进一步打响“苏州最舒心”服务品牌,建设人人向往的创新之城、创业之都、创富之地。
从深化市场化改革,降本增效添活力到加强法治化保障,公正透明稳预期,从接轨国际化标准,便利互通拓空间到坚定不移扩大开放,大力护航企业出海,苏州提出要持续打造“引进来”吸引力更大、“走出去”竞争力更强、“留下来”驱动力更足的开放环境,不断擦亮苏州营商环境“金字招牌”,让企业家在苏州放心投资、专心创业、安心经营、顺心发展。

“万亿之城再出发,说到底是人的‘再出发’,是精神的‘再出发’;锻造新质生产力,更需要人的‘再出发’,更需要凝心聚气合力,与时代肝胆相照。”今天,常州召开万亿之城再出发动员大会,谋划新征程发展路径。
会上明确,常州将坚定不移围绕“国际化智造名城、长三角中轴枢纽”城市定位,坚定不移实施“532”发展战略,坚定不移推进新能源之都、“两湖”创新区等发展重点。具体来看,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抢滩动能转换“新蓝海”;以产业振兴为基础,筑牢实体经济“压舱石”;以“两山”理念为路径,绘就绿色发展“大写意”;以改革开放为重点,用好要素配置“关键招”;以人力资源为关键,培育创新突围“生力军”。
今天,南通召开全市持续深化“机关作风建设提升年”“营商环境提升年”动员大会,明确要持续深化“机关作风建设提升年”和“营商环境提升年”,把“竞”字贯穿全年度、融入各方面。
其中,在机关作风建设方面将着重做到“四比四争当”:在境界格局上比高下,争当解放思想的先锋;在竞相作为上比快慢,争当攀高逐强的标兵;在服务效能上比优劣,争当尊企护企的模范;在能力本领上比强弱,争当善作善成的表率。同步开展好四大行动,即能力提升行动、实绩亮晒行动、亲商惠企行动和监督护航行动。
当天,南通还发布了2024“营商环境提升年”行动方案,围绕涉企服务感受度不高、政策制定不精准、兑现不便捷等问题,明确18项突破性、引领性、彰显南通特质的改革举措。
连云港的“新春第一会”关键词也是营商环境和作风建设。
“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要聚焦关键重点、精准补短强弱,坚决打好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整体战。”在优化市场环境和法治环境之外,连云港提出要突出国际化,让更多国内外客商向往连云港、走进连云港、扎根连云港,要把企业获得感作为衡量营商环境好坏的第一标准,真心实意为企业办实事、解难题,让企业放开手脚、大胆发展。
会上还剖析了干部作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强调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要以锤炼扎扎实实、踏踏实实的作风推动营商环境持续改善,更好保障和推动高质量发展“后发先至”。
狠抓项目,向新发力
龙年“新春第一会”,泰州也以优化营商环境为两个关键词之一。另一个关键词,泰州选择了项目。
泰州“‘四敢’争先、项目攻坚”动员会暨优化营商环境会议说,对泰州这样一座年轻的追赶型城市而言,要想立志攀高比强、实现跨越赶超,任何时候,都要坚持项目打头,任何阶段,都要紧抓大项目、好项目不放。要让“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成为干事创业的主基调,让“项目攻坚突破”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旋律,让“成色更足、口碑更好”的营商环境成为提升竞争力的主抓手。
“只有谋划实施更多项目,以项目强产业、以产业强能级,才能真正建强先进制造业、科技创新、交通枢纽、绿色生态、营商环境五个支撑,建成群众自豪、外界认可、名副其实的长三角北部现代化中心城市。”
2月18日,淮安召开全市重特大项目攻坚暨优化营商环境大会,鲜明指出项目之于这座城市的重要性,并强调要讲好“硬道理”、筑牢“硬支撑”、拿出“硬招子”,依靠“硬队伍”,全力唱响攻坚项目、优化环境的主旋律,全力打好实干实效、改革创新的主动仗,全力锻造堪当重任、勇挑大梁的主力军,在攻项目、优环境中勇挑重担、勇争一流,在攀高比强、跨越赶超中再创佳绩、再谱新篇。
“全力支持民营经济做大做强,提升民营经济创新能力,打造爆发性强的产业体系,始终是扬州当前最为急切、最为紧迫、最为重要的工作。”2月18日,扬州“新春第一会”——全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暨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大会召开,鲜明亮出全力支持民营企业做大总量的导向,提出要持续擦亮“好地方、事好办”营商环境品牌,真正把民营企业当作“自己人”,真正做民营企业家的“娘家人”。
会上,扬州也亮出了到2025年要努力实现“四个上”的目标:上数量,民营经营主体数量达到75万户,民营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500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突破600家;上规模,民营企业营收规模超500亿元的达3家,超100亿元的达10家,民营“四上”企业数量达到1.5万家;上市,民营上市挂牌企业达到25家;上榜,“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上榜达3家,“江苏民营企业200强”上榜达8家。
今天,宿迁召开全市高质量发展暨改革创新推进大会,提出实现全年高质量发展的八个“必须”:必须坚持目标引领,必须坚持项目为王,必须深化集成改革,必须增强系统观念,必须树牢底线思维,必须突出结果导向,必须传承优良作风,必须聚焦首季首战,不折不扣抓好当下,确保实现开门稳开门好。

徐州、盐城的“新春第一会”向“新”发力,聚焦新型工业化。
作为全省唯一兼具国家老工业基地和资源型城市双重身份的地区,徐州已形成了工程机械、绿色低碳能源、数字经济3个千亿级产业,工程机械获批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安全应急入围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跃居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第22位,工业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越来越明显。
如何进一步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建设产业强市,今天,徐州召开新型工业化暨产业强市推进大会,亮出明确目标: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全国有地位、全球有影响的制造业强市,到2025年确保工业规模过万亿、制造业占比明显提升;到2030年初步建立现代化产业体系,到2035年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建成产业强市。
盐城召开的全市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提出,要坚持以绿色低碳为方向,以全国首批碳达峰试点城市建设为契机,着力补齐短板、拉长长板、锻造新板,积极构建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多元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坚持以科技创新为驱动,把创新当使命,视创新为生命,抓创新像拼命,努力闯出新赛道,塑造新优势,破圈勇争先,激发强劲工业动能;坚持以培优育强为路径,抓好股改上市、专精特新、高企培育“企业发展三件事”,推动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微企业铺天盖地、专精特新企业独占一地的企业雁阵形态;坚持以融合发展为抓手,以系统思维认识新型工业化,用系统工程推进新型工业化形成一体发展格局。
能快则快,“抢跑”争先
值得注意的是,春节长假的最后一天——2月17日,全省不少地方已经开启工作模式,尤其多个县市“抢跑”召开“新春第一会”。

计划总投资12.6亿元的华盛联赢锂电池负极材料项目正式开工,计划总投资100亿元的扬子江船业集团重大外资项目签约落地……农历正月初八,春节长假尚未结束,无锡已开足马力上项目、紧锣密鼓忙生产。
当天,无锡党政主要领导走访多家企业、出席项目开工仪式、见证项目签约落地,明确要以“开年就是开工、开工就要实干”的工作状态,拿出实物量满满的重大项目,积蓄“快人一步”的强大势能,全力以赴在高质量发展上能快则快、挑起大梁。
春节假期的最后一天,无锡高新区(新吴区)2024年重大项目建设提速行动部署暨奋战首季“开门红”推进会召开,提出全区各板块、各部门、各单位要按照“一季度省重大项目开工率100%,二季度市区重大项目开工率75%,三季度全面开工”的目标,千方百计抓开工、抢进度、促投产。
在苏州,苏州高新区召开全区新型工业化暨重点项目推进会,提出攀“高”逐“新”目标——用3年左右时间,推动GDP迈上2000亿元台阶,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主导产业产值达到2000亿元的基础上,重点培育形成新能源、光子及集成电路、医疗器械及大健康3个千亿级产业集群,规上工业总产值超4000亿元,全区每年上市企业数量5家、累计达50家。
同样是在春节长假“抢跑”,昆山也围绕推进新型工业化召开会议,提出力争用3年时间,实现“12345”目标:“1”是新增地区生产总值1000亿元、总量迈上6000亿元新台阶,“2”是新增规上工业总产值2000亿元、总量超1.3万亿元,“3”是规上工业企业突破3000家,“4”是高新技术企业突破4000家,“5”是打造50个特色专业创新园区、总产值超5000亿元。
在盐城,大丰区召开招商引资项目推进誓师会,号召各板块、各条线把注意力和兴奋点聚焦到谋划、招引、推进项目上,一刻不停歇、一点不放松,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更实的举措,在招商引资项目推进上拼出最好结果。
……
两天来“新春第一会”紧锣密鼓,吹响了全力拼“开门红”的奋进号角,释放出“一天也不耽误、一天也不懈怠”的强烈信号。
龙腾虎跃,新的春天,新的开始,新的希望,新的奋斗,等待江苏来书写。
撰稿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胡兰兰 徐睿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