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你好,这里是江苏!|行春桥下春波媚,耕田凿井乐民和

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雨水。“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雨水节气前后,春意更加明显。今天一起来认识一个名字里带“春”的地名——行春桥。在江苏首批省级地名文化遗产中,行春桥作为古桥梁地名入选。

行春桥位于苏州石湖北渚,俗名“九环洞桥”,是10个桥墩、9个石拱结构桥,桥面整体微呈弧状,桥身平缓,势若长虹。

行春桥始建年代无考。南宋淳熙十六年(1189年)行春桥重修时,诗人范成大作记:“凡游吴中而不至石湖、不登行春,则与未始游者无异。”行春桥与四周山水田园浑然一体,历来被视作石湖胜景标志之一。《吴郡志》称行春桥“胜概为吴中第一”。

初春时节,行春桥周边杨柳依依、风景如画。

1751年,乾隆第一次到苏州,作诗《石湖霁景》:“楞伽山半洋烟轻,行春桥下春波媚。”1755年,他又作诗《行春桥》:“越来溪水二桥接,恰值行春桥上过,鱼跃鸢飞参物理,耕田凿井乐民和。”

“石湖串月”是行春桥上的奇观。农历八月十八天晴夜,月光透过行春桥的9个环形桥洞,便有可能看见一串月影在石湖上随波荡漾。1953年,作家周瘦鹃观“石湖串月”后赞道:“一水溶溶似玉壶,行春桥畔万船趋,二分明月扬州好,今夜还须让石湖。”

据《苏州老桥志》记载,行春桥长54米,中孔净跨5.3米,历经1953年、1957年、1985年、2005年等多次修复,桥墩、桥面、桥栏等处尚存宋代遗韵。2011年,行春桥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文字:刘春

摄影:杨木军/视觉江苏

设计:曹家瑞

翻译:卫鑫

鸣谢:苏州市地方志办公室

责编:刘霞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