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元宵圆是团圆,吃在口中心里甜

2月21日,南京夫子庙景区弥漫着浓浓节日氛围,雷雨、风雪也阻挡不了元宵节喜庆临近。夫子庙西牌坊的一角,王顺英家的摊位前排起了小队。即使下着小雨,“老太叠元宵”的生意依旧火热。

“我们家从每年一月一号开始,一直卖到正月十八结束。早上十点出摊,卖完为止。”王顺英热情地告诉记者,她和侄女负责在铺子卖元宵,自己的兄弟姊妹与丈夫在家做元宵。这间“家庭作坊”,现在由老太的儿媳王顺英接管。“老太叠元宵”传了三代人,今年是店铺走过的第72个年头。

王顺英说,元宵不同于汤圆,元宵是在糯米面中“滚”出来的,汤圆则是糯米面伴水,“包”出来的。“一颗元宵要‘滚’七八次,所以吃起来有咬劲。

“老太叠元宵”作为南京元宵老字号,每年都吸引不少市民前来购买。顾客王先生告诉记者,自己特意从尧化门坐车过来买元宵。“我每年这个时候都来买元宵,每年不吃‘老太叠元宵’,就像是缺了点什么。”王先生笑着说。

“元宵是圆的,团团圆圆;心子是甜的,甜甜蜜蜜。”王顺英告诉记者,春节、元宵节前后最忙,每天大约能卖1000袋,全靠自己丈夫和兄弟姐妹组成的可靠“根据地”。

走进“根据地”,王顺英的丈夫胡小锦和亲戚们正卖力地“滚”着元宵。桂花、黑芝麻、白糖、瓜子仁、松子和红绿丝六种配料组成的馅料香,一直蔓延到巷子口。“元宵要‘滚’六七次,每‘滚’一次要过一遍水,真是体力活。”胡小锦一边忙碌着,一边向记者介绍。“我们今年做到正月十八就结束,结束后搞搞老房子,搞装潢,结束了就带孙子了。”胡小锦脸上洋溢着喜悦。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王苏禾/文 高鑫 曹阳/视频

责编:钱晶晶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