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寻迹江苏老地名 | 南京为何会和元宵节“共用”一个名字

明天就是元宵节了。在古代,元宵节又被称为“上元节”。有趣的是,在历史上,古城南京有一个别称也叫“上元”。这就有意思了,为什么古城南京会和元宵节“撞名”呢?

表现明代元宵节的《明宪宗元宵行乐图》(局部)。
表现明代元宵节的《明宪宗元宵行乐图》(局部)。

元宵节在古代常常称为“上元节”,使用频率颇高。比如,苏轼就写过一首《蝶恋花·密州上元》,讲的就是在密州(山东诸城)元宵观月时的所思所想。宋代吕原明《岁时杂记》中说,正月十五之所以称为“上元”,和道教有关。道家把一年中的正月十五称为上元节,七月十五为中元节,十月十五为下元节。“元”指正月,是开始的意思,一年之始的正月也就是元月,“上元”则是指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

在南京的历史上,也出现过一个“上元”,是唐代设立的县。南京出版社历史学博士徐智告诉记者,南京历史上的这个“上元”,和元宵节关系不大,而是源自唐代的年号。“上元”是唐肃宗使用过的年号,共计使用两年,从上元元年(760)到上元二年(761)。根据学者孙英刚的研究,唐肃宗将前一个年号“乾元”改为“上元”,和上元节(元宵节)并没有关系,而是有“受命于天”的意思,又暗含“万象更始,除旧革新”之深意,希望国家在安史之乱平定后得到复兴。

唐肃宗李亨。

上元元年(760),唐肃宗改元后,将昇州(南京)所辖的江宁县,用年号命名改为“上元县”。用年号作为地名,在中国古代比较常见,比如宝应、绍兴、嘉定等地名的都是取自唐宋年代的年号。“上元”年号取消后,“上元”地名一直使用。

徐智介绍,上元县的辖区大致相当于现在的南京主城区大部分。宋代以后,南京城区主要是两个县——上元县和江宁县,清代时两者以升州路和中华路为界。东北属上元县,西南属江宁县。清代上元县衙位于今南京市秦淮区白下路,至今保存完好。清代南京地方志书《同治上江两县志》,就是指上元、江宁两县的志书。值得一提的是,明代南京外郭城18座城门中还有一座“上元门”,位于今天下关宝塔桥附近。如今,那里建有上元门地铁站。

《同治上江两县志》。

徐智告诉记者,“上元”还一度成为南京的别称,诗人们喜欢用“上元”来指代南京。唐代诗人罗隐《春日登上元石头故城》颇为知名:“万里伤心极目春,东南王气只逡巡。野花相笑落满地,山鸟自惊啼傍人。谩道城池须险阻,可知豪杰亦埃尘。太平寺主惟轻薄,却把三公与贼臣。”另一位著名诗人韦庄也写有《上元县》:“南朝三十六英雄,角逐兴亡尽此中。有国有家皆是梦,为龙为虎亦成空。残花旧宅悲江令,落日青山吊谢公。止竟霸图何物在,石麟无主卧秋风。”

《上元灯彩图》(局部)。

1912年,上元县并入江宁县,“上元”地名消失。如今南京的江宁区、鼓楼区依然有“上元大街”“上元门”“上元门地铁站”等地名,记录南京曾经使用的这个“年号地名”。所以,南京的曾用名“上元”和元宵节并没有多少关系,而是指唐代的年号。

有意思的是,明代出现了一幅描绘元宵节南京灯会盛景的画作《上元灯彩图》,这里的“上元”指是元宵节,但理解为南京似乎也不能算错,语意双关地反映了古代南京元宵节灯会历史的悠久和规模的宏大。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于锋

责编:王慧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