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今日江苏团 > 正文
代表委员履职故事丨全国政协委员王成斌:履职要善发现问题能“解剖麻雀”

高校的寒假尚未结束,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王成斌已经忙碌起来。日常的校务工作之外,王成斌利用碎片化时间收集群众声音,不断完善提案。

在王成斌看来,作为全国政协委员,既要专业,善于建真言献良策,也要踏实,建有据之言、献务实之策。就在不久前,全国政协2023年度好提案名单出炉,由王成斌提交的《进一步完善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机制的提案》入选。

“在办理提案时,教育部介绍了当前我们正在做的包括综合评价、学科竞赛在内的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举措,同时列举了不少大学开展的有益探索和阶段性经验成效。”王成斌认为,拔尖创新人才尤其是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更需要禀赋和兴趣,需要对知识的渴求和对理想的追求作为支撑。去年至今,南师大也有不少新探索。就在不久前,南京一中举行了“南京师范大学教学实践基地”授牌仪式,现场面向学生开展生物学科方面的专题讲座。“我们想通过这种方式,帮助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的学生了解学科的尖端动向,建立‘与国同行’的个人理想,激发他们科研创新动力。”他说。

去年以来,王成斌履职步履不停。他辗转全国多地进行走访调研,一次次与各地基础教育部门负责人、一线教师面对面展开交流。

如何当好一名教育界的全国政协委员?王成斌认为,要有一双发现问题的眼睛,能“解剖麻雀”,及时将遇到的难题带到政协工作平台上,推动把群众的“呼声”变成“掌声”。针对社会力量参与中小学教研工作缺乏相应的政策引导、工作机制和条件保障,且因信息不对称而具有机缘性特点,组织化程度不高、可持续性不强等问题,在十四届全国政协第十次双周协商座谈会上,王成斌根据自己的切身体会和调研成果,从掌握源头资源、建立工作机制、坚持分类施策等方面提出多项实实在在的建议,得到有关部门积极反馈。

王成斌告诉记者,他今年的提案依旧关注教育与科技领域。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动力,将影响江苏的长远发展和竞争力。但目前,江苏的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支出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针对此现象,王成斌拟在全国两会上提出“支持江苏建设基础研究中心”的提案。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陈珺璐

责编:周晓雨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