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头条 > 正文
ESG强制披露“倒计时” 30家上市苏企成首批成员

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强制披露开启“倒计时”。日前,上交所、深交所和北交所就《上市公司持续监管指引第X号——可持续发展报告(征求意见稿)》(下称《指引》),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根据《指引》,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采取强制披露和自愿披露相结合的方式。沪深交易所要求,报告期内持续被纳入上证180、科创50、深证100、创业板指数样本公司,以及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应当披露可持续发展报告,鼓励其他上市公司自愿披露。而北交所则不作强制性披露规定。

此外,《指引》设置了过渡期安排,即规定应当披露《可持续发展报告》的上市公司应当在2026年4月30日前发布按照《指引》编制的2025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

“此次《指引》的发布标志着A股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与相关披露工作迈入规范化、强制化的新阶段。”中财绿指首席经济学家施懿宸表示,ESG信息披露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遵循“先鼓励——半强制——全部强制”三步走的路径逐步推动。

此前,证监会、国资委等都在陆续发布相关文件,要求上市公司建立健全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制度、规范央企控股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

在监管部门的持续引导下,上市公司披露ESG报告、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或可持续发展报告(下称“ESG相关报告”)的积极性逐渐提升。

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2023年,江苏上市公司披露独立的2022年ESG相关报告达到155家。而根据《指引》,强制披露《可持续发展报告》的首批成员中不乏江苏上市公司。截至目前,江苏被纳入上证180、科创50、深证100、创业板指数样本公司共30家。从以上公司2022年ESG相关报告披露情况来看,有三家企业在年报中集中披露环境、社会及公司管理内容,而其余企业则选择了单独披露。

作为被纳入强制披露范畴企业之一,天合光能自2011年开始披露ESG相关报告。天合光能集团风控兼ESG管理负责人吴肖表示,从企业自身来看,短期做好ESG管理可以遵从ESG合规监管要求和保障可持续性供应链,中期通过ESG实践使企业具备投资价值和国际品牌影响力,长期看企业具备可持续发展的组织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有利于企业迈向高质量发展。

东吴证券已连续十余年发布ESG相关报告。从2022年度ESG报告来看,东吴证券聚焦乡村振兴领域,开展多个乡村振兴帮扶项目。同时,该公司设立东吴乡村振兴基金,母基金总规模为5.01亿元。母基金下设四个子基金,聚焦乡村文旅、现代农业、乡镇工业等领域,累计投资11.25亿元,以市场化的投资提升乡镇产业内生动力。

该公司有关人士表示,当前资本市场已将企业ESG信披及实践表现纳入投资决策主要因素之一,做好这一内容,有利于提升投融资能力。“公司将根据《指引》,并结合实际情况,在ESG管理、信息披露等方面循序渐进优化提升。”

上市公司对于ESG信披的关注热度也传导到了第三方机构。容诚会计师事务所总监许欣欣告诉记者,最近有些上市公司前来咨询ESG报告编制。“去年,前来咨询ESG咨询服务的上市企业数量较之前有很大的增长,咨询的范围除了ESG报告编制,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更加关注提升报告信息披露质量、提高公司ESG治理水平等具体举措。”她表示,此前接触的一家上市苏企,除了筹备ESG报告编制,也计划积极参与行业标准的制定。

在施懿宸看来,根据《指引》被要求强制披露的公司在ESG信披上具备一定基础。推动这批企业强制披露,也是在促进上市公司进一步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施懿宸还表示,上市公司在开展ESG信息披露的同时,要遵循信披标准和规范,加强合规及风险管理。地方监管部门可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出台相关文件,助推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加速推进资本市场的标准化建设。

​新华日报·财经记者 何钰

责编:赵文婷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