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国际罕见病日 | 江苏搭建诊疗网络、完善医保体系,为罕见病患者点亮生命的色彩

交汇点讯 每年二月的最后一天是国际罕见病日。225日,在第17个国际罕见病日来临之际,江苏省医学会罕见病学分会、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等联合主办了“关注罕见 点亮生命之光”系列主题活动,通过医学界专家对疾病的讲解,患者的交流分享,提高大家对罕见病的认知,倡导关爱这一特殊群体。

符合“新生儿发病率小于万分之一、患病率小于万分之一、患病人数小于14万”其中一项的疾病,即为罕见病。江苏省医学会罕见病分会首届主任委员、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院长张爱华介绍,罕见病并不罕见。罕见病80%由基因缺陷导致,50%于儿童期发病,30%5岁前死亡,多为终生疾患。“目前人们已知的罕见病大概有800010000种,中国罕见病患者人数近2000万。”

“好久不见,个头窜上来了,气色也不错!最近有没有好好学习?”活动现场,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主任医师方拥军拍了拍8岁女孩佳佳的肩膀,就像一位慈爱的爷爷。

佳佳在2岁多时被诊断患有戈谢病,这是一种家族性糖脂代谢疾病,患病率只有50万分之一。这种病虽然罕见但有药可治,可每年上百万元的药费让佳佳妈妈打了退堂鼓,“我们当时只选择一盒只有30多元的辅助药物,收效甚微。”

幸运的是,20217月,戈谢病、庞贝病、法布雷病等超级罕见病病种被纳入江苏省医保报销范围,符合条件者最高可获得90%的报销比例。“我们家当时是全省第一个享受这个政策的。”佳佳妈妈告诉记者,专治戈谢病的特效药“思而赞”,如果没有医保,打一针就要2.3万元。根据体重,佳佳一个月需注射4针,月花费近10万元,“现在医保报销八成,慈善组织也捐助部分,我们去年只花了3万元不到。”

因及时、足量地用药,佳佳终于能够像正常孩子一样学习和玩耍。但由于这种药需定期注射,佳佳每个月都要从盐城老家来南京两次。“一来一回至少还会耽误一天。”佳佳妈妈坦言,“当时就想,如果能在家附近打针就好了。”

好消息很快传来,近年来,我省成立并完善了全国首个省溶酶体贮积症诊疗协作组,定期对各级医疗机构罕见病诊疗和规范用药方面开展培训指导。“协作组由三甲医院牵头,通过组织医护培训和科普宣教帮助基层医院识别、诊治各类罕见病,逐渐形成三级诊疗体系。”张爱华介绍。

“患者在指定的诊断医院确诊后,由诊断医院制定治疗方案,确认治疗效果安全、稳定后,就会指导基层定点医院长期收治这样的病人。诊断医院则负责定期评估及调整后续治疗方案。”方拥军解释,诊疗协作网的成立和完善既方便了患者,又提高了基层医疗机构对罕见病的识别和诊治能力。

“我们现在开车半个小时就可以到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打针,不用经常请假去南京了。”佳佳妈妈感叹,从一开始买不起药,到如今在家门口就能定期用药,孩子逐渐和普通孩子一样,一家人的生活也都步入了正轨。

不仅如此,今年年初,江苏省还成立了全国首个罕见病专业质量控制中心。“质控中心的成立,为罕见病诊断、治疗、管理、质控及科研工作的科学有序发展搭建了平台。”张爱华表示,中心的成立标志着罕见病的诊疗进入了规范化、同质化时代。“中心成立第一年工作重心将围绕国家《第一批罕见病目录》和《第二批罕见病目录》建立江苏省罕见病单病种质控诊疗规范,帮助各罕见病诊疗机构建立多学科团队,提高尤其是基层罕见病诊疗水平。”去年1月份,江苏省通过了医疗保障的地方性法规,将罕见病的医疗保障纳入,让罕见病病人能够得到持续治疗。张爱华表示,希望通过全社会的努力,可以让罕见病的患者病有所医、医有所药、药有所保。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王甜

责编:蒋明睿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