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你好,这里是江苏!|镇江:长江与大运河交汇之地

3000多年前,周康王将今天的镇江一带作为宜侯夨()的封地。1954年,镇江大港烟墩山出土国宝级西周青铜器“宜侯夨簋(guǐ)”。

历史上,镇江使用过宜、朱方、丹徒、润州等地名。宋开宝八年(975年),改镇海军为镇江军。政和三年(1113年),升润州为镇江府,此为镇江行政建置得名之始。

长江与大运河在镇江交汇。镇江镇守长江的意思,金山、焦山、北固山等雄踞江边,使镇江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敌人难以渡江而来或溯江而上。

镇江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清道光二十二年,英国侵略军发动侵华扬子江战役,攻陷吴淞炮台后直逼镇江,镇江军民以寡敌众,誓死保卫家园,这是第一次鸦片战争最惨烈的一次战役。获悉这场镇江保卫战后,伟大的无产阶级导师恩格斯高度评价镇江军民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这些驻防旗兵总共只有1500人,但殊死奋战,直到最后一人……”

晚霞中的镇江美得宛如一幅油画。

这里曾产生过许多令人瞩目的传世佳作,如中国第一部文学理论和批评专著《文心雕龙》、首开中国笔记小说先河的《世说新语》、中国著录甲骨文字的第一部书《铁云藏龟》等。

近年来,镇江市先后获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生态市”等称号。

文字:刘春

摄影:宋伟/视觉江苏

设计:朱丹清

翻译:卫鑫

鸣谢:镇江市史志办公室

责编:刘霞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