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25日,娃哈哈集团发布讣告,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宗庆后去世。得知消息,众多网友在网上发文缅怀这位中国传奇企业家,还翻出了宗庆后两年前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的一段视频。在视频中,央视记者指着娃哈哈纯净水标签上的净含量提出了这样一个疑问,“为什么净含量不是整数,‘596’是不是有什么特殊意义?”而答案有些出人意料,宗庆后向央视记者解释:“原来设计是600毫升,但实际灌起来只有596毫升,那我们只好标596毫升,我们不能欺骗消费者。”
“我们不能欺骗消费者”。旧闻一出,网友再次破防,直呼感动与严谨。瓶子上的“596毫升”,看起来是缺了4毫升的水,却展示出企业真诚与严谨的态度。少了的4毫升水,将实事求是体现得淋漓尽致。将数字从“596”改成“600”很容易,也看上去“更实惠”,但这4毫升的水,其实就是宗庆后的格局,也是娃哈哈的成功之道。
当下,一些食品饮料企业喜欢在商品包装上大玩文字游戏、数字游戏。比如,市场上不少打着“0糖、0碳水、0添加”等字样的饮料,可在经过专业机构检测后发现其实并非“零添加”,反而是大量使用了添加剂;还有的企业大搞“联名”饮料,玩足了噱头,可到头来往往变成了一场营销闹剧。
见微知著,臻于至善。娃哈哈纯净水包装上的小细节彰显的是娃哈哈的企业价值观,而“4毫升”的水,关乎诚信,拉开了企业家与企业主之间的距离,更体现了中国企业家的精神。买了瓶装水的消费者不会因为娃哈哈较市面常规瓶装水少了4毫升而责怪企业“缺斤少两”,反而会对企业肃然起敬。
当然,你也可以把它当成一种营销策略。但纵观宗庆后的一生言行——为企业谋福利、为社会行慈善、为国家做贡献,娃哈哈纯净水的标注,更像是一场阴差阳错后的真情流露,而不是刻意为之的“精心设计”。
少一点套路,多一些真诚。宗庆后一直认为,饮料行业是永远的朝阳行业,因为民以食为天。与其说这是宗庆后一种朴素的市场观念,不如说是他尊重消费者、敬畏消费者的企业家信条。真心对待消费者,消费者才会用消费行为来回报。
“596毫升”看上去是该多少就多少的“傻气”,但正是这份“傻气”吸引了更多的“人气”,最终给企业带来了更多的“福气”,这也应了那句老话:“吃亏是福”。诸多网友自发纪念宗庆后,其实是在感怀他的为人之道、为商之道。希望更多的商人、企业家都应该透过596毫升的纯净水读懂娃哈哈的长青之道,学习以宗庆后为代表的企业家的远见卓识。
(范杰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