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热辣滚烫》掀起健身热潮,这份健身房避“坑”指南请查收!

“一定要为自己赢一次!”,看完《热辣滚烫》的你,是不是也忍不住向空气中挥了挥自己略带肉感的拳头,决定给自己办一张健身卡,开启热辣滚烫的新一年?

诚然,无论是减重100斤的贾玲还是最终成功站上擂台的杜乐莹都看得人热泪盈眶,但如果你熄灭剧中的“主角光环”,环顾四周,你会发现身边健身成功的朋友寥寥无几,提起健身房扼腕叹息的却总有几个。

那么健身房的“坑”都有哪些?江苏省消保委根据2023年全省消保委系统健身相关的5941条投诉数据,梳理出一份健身房避“坑”指南。

健身消费常见三大“坑”:

1.退费难

一些健身房倒闭,退款无门;有的经营者更换,新商家不配合退费;退卡时健身房声称是特价卡,或称卡内余额为赠送金额,不支持退费;又或是主张过高违约金等。

2.合同签订存隐患

有的消费者通过私聊将费用转给教练,未与健身房签订正式合同,教练离职后,健身房不认可消费者会员身份;或是签订合同不规范、合同中不包含商家店堂告示或工作人员口头承诺的内容,反而暗含较多霸王条款,如“最终解释权归商家所有”“商家具有修改权和终止使用权”等。

3.服务质量有问题

部分健身房器材老旧、数量少,泳池水温低,健身教练带课敷衍,更换教练后又不得不面对新教练的推销,影响消费体验等。

针对这些典型的健身消费纠纷类型,江苏省消保委认为:

《热辣滚烫》触动我们的不仅是瘦了100斤的贾玲,更是依靠不言败精神,变得更加健康、勇敢、璀璨的女主角杜乐莹。爱美是人的天性,但“变美”不应该成为带来无限焦虑的枷锁和冲动消费的来源。健身房的宣传标语也不应一味地刺激人们冲动消费。

健身消费作为一种典型的预付式消费,经营者利用信息不对称优势“空手套白狼”、设置霸王条款、滥用消费者信息以及履行合同违约等行为已严重威胁或侵犯到消费者的知情权、人身财产安全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及个人信息安全权等权利。

江苏省消保委呼吁:

首先,相关部门应针对预付式消费尤其是健身行业梳理形成严格、完善的事前防范、事中监管、事后追责制度体系,基于经营者的能力、信誉等级等设立较高准入门槛,严格执行预付卡发售及退出市场报备制度及保证金制度等,对于违反预付卡管理办法的经营者坚决打击查处。

其次,健身行业应形成自律性管理规范,对于信誉差、评分低、无资质的健身房及健身教练及时通报。健身行业从业者也应诚信经营,自觉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电影带来的影响只是一场可遇不可求的甘霖,能够短时间内拯救干涸的现状,却无法持续滋润整个行业。消费领域的抢滩始于价格终于服务,只有优化服务方式,才能吸引并留住更多的消费者,获得长期收益。

消费建议:

环肥燕瘦各有其美,相比于外形,健康蓬勃的精神状态同样动人。而无论是减重还是塑性都不可能一蹴而就,不能盲目效仿,也没有捷径可走,都需要长期坚持的毅力,合理适量的运动,科学健康的饮食和作息。

消费者应理性认识健身效果,选择适合自己的健身方式。如确认自己适合并长期需要健身房以及健身教练等服务,消费者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1.谨慎缴费办卡

不贪图一时折扣或轻信销售话术,充分了解经营者的资质、经营情况、消费评价以及有关部门的风险提示,选择证照齐全、知名度高、口碑好、经营状态佳的企业消费。

2.规范签订书面合同

仔细阅读合同条款,将商家的宣传或承诺写入合同,切勿轻信口头承诺。合同中还应明确服务内容、优惠明细、合同解除或退费条款,坚决拒绝霸王条款。

3.缩短使用周期

预付式消费合同存续期间长,无法继续履行合同的风险高,消费者应及时与商家确认账户余额或者剩余服务数量,尽快消费。

如遇消费纠纷,及时与商家或平台协商,协商不成的及时向有关部门投诉,积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洪叶 许愿

责编:林杉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