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甲辰龙年新“龙”发布,千余块化石碎片“拼”出达泰龙

甲辰龙年,我国恐龙物种又添丁。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副教授邢立达等人,对江西会昌县修路开挖时发现的上千块化石碎片进行清理修复,发现了甲龙亚科新种——英良达泰龙,相关成果近日在《脊椎动物解剖学·形态学·古生物学》发表。2月29日,研究团队举行了成果发布会。

2016年,正在读大二的钮科程在网上发现了一条化石线索。当时,江西省会昌县贡水河沿岸正在进行道路施工,当地村民注意到,路边散落的碎石块中隐约有一些白色物体,便将其拍照发在了网络平台。“我从小就喜欢化石,这么多年一直坚持着这个爱好。看到照片后,我判断这应该是甲龙的化石。”钮科程回忆,这处化石破碎严重,最小的碎片只有指甲盖大小,林林总总多达上千块。由于化石修复难度较高,他还建议发帖人联络相关科研机构。

2年后,在一个化石爱好者社群中,这堆碎石块照片再次现身。发帖求助的村民一直妥善保存着它们。此时正在主持筹建福建省英良石材自然历史博物馆的钮科程,邀请对方将化石捐赠出来,方便开展后续研究。

在该博物馆的清修室,研究人员共清点出1400余块碎片,并着手拼合。“这就像是在拼一个立体不规则的拼图,前后拼了近2个月,才基本找到了化石的对应位置,后续的化石修复又花了大半年时间。”钮科程说,虽然该化石并不是完整的骨架,但很幸运,其头部保存十分完好,头骨、牙齿等物种鉴定研究所需的关键信息,都保留了下来。

经博物馆清修后的化石标本,展示了两只叠压保存的个体

这是2只叠压在一起的甲龙标本。邢立达介绍,除了标志性的颅部突起、覆盖在下颌和喉部的多边形骨片等甲龙亚科特点,新标本还有着特殊的脸型——其脸颊两侧有一对小型的轭骨和方轭骨角,并向外伸展。经鉴定确认,2件标本均是亚成年个体,体长约3.5米至4米。研究团队将其命名为英良达泰龙,取“通达、安泰”之意。

甲龙是著名的一类恐龙,其最大特点是从头到尾有大量骨板覆盖,常被称为“坦克龙”。甲龙亚科的成员尺寸较大、头身较宽,并具有发达的尾锤。邢立达表示,达泰龙的发现是对晚白垩世早期甲龙亚科化石记录的重要补充,为解释甲龙亚科与非甲龙亚科的甲龙科恐龙的分异提供了新的证据。该化石叠压埋藏的状态,也为甲龙类的行为学研究提供了额外的信息,可能与甲龙类的群居行为相关。

两只叠压保存的达泰龙复原图

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 刘苏雅

责编:刘艳元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