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新产业:“新三样”走俏海外 中国制造优势持续显现

中新社北京2月29日电 (记者 刘文文)新春伊始,中国外贸便展现出良好势头。以电动载人汽车、太阳能电池和锂电池为代表的“新三样”继续扬帆出海,为中国制造增添了一抹亮色。

春节以来,来自海外的“新三样”订单持续上涨,多地企业开足马力生产,力争跑好新年“第一棒”。春节期间,位于浙江的正泰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海宁基地内,不少工人加班加点赶订单。作为全球第一梯队的光伏组件供应商,正泰新能研制的光伏组件畅销海外。目前公司一季度已是满产状态,二季度的订单也已排满。

2月21日,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0000辆电动车出口首批发车仪式举行,一辆辆电动汽车陆续驶出工厂,登上国际滚装船,发往海外。截至目前,江淮汽车已累计向全球用户交付各类产品近千万辆。

随着绿色发展成为全球共识,中国“新三样”持续畅销海外。2023年,中国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和太阳能电池等“新三样”产品合计出口1.06万亿元(人民币,下同),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

 

其中,电动载人汽车表现尤为亮眼。官方数据显示,当前,中国每出口3辆汽车就有1辆是电动载人汽车,2023年中国出口电动载人汽车177.3万辆,同比增加67.1%。锂电池和太阳能电池方面,2023年,中国对美国、德国出口锂电池类中间品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中国对东盟出口的锂电池、太阳能电池,进口音视频设备零件均高速增长。

当前全球供应链重新布局,国际贸易竞争加剧,为何“新三样”能在世界产业竞争赛道占得先机?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教授蔡之兵对中新社记者说,从国际背景看,“新三样”的异军突起顺应了全球能源革命的潮流,可再生能源的普及应用已经成为各国能源结构优化和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重要支撑。

蔡之兵继续说,从国内形势看,中国围绕“新三样”的发展需求,进行了长期的系统性产业布局、能源布局、基础设施布局,发展战略和政策体系较为成熟,相关行业的竞争优势、规模优势、质量优势和成本优势较为明显,为提高“新三样”的国际市场份额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王娜撰文指出,外贸出口的“新三样”是近年来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更是中国经济发展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的有力显现。

目前,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220多种工业产品产量居世界首位,制造业总体规模连续14年居全球第一。以“新三样”为代表的产业之所以能快速崛起,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背后离不开中国制造业大而全的优势、中国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比如在长三角形成的新能源汽车“4小时产业圈”,在福建形成的动力电池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都为“新三样”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这过程中,中国产业结构也得到进一步优化升级,“中国制造”加速迈向“中国创造”。

在蔡之兵看来,“新三样”的持续走俏,可为打造新优势产业提供借鉴与参考。未来发展新产业需要持续增强原始创新能力,从基础理论创新、基础材料研发、应用技术应用、管理流程优化、产品品牌打造等多领域系统着手,加快形成助力中国制造、中国创造持续升级的不竭动能。

业内人士分析,“新三样”代表着产业发展的新方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随着中国持续发挥创新引领作用,更多新产业将加速崛起,新的增长点将不断涌现,为中国经济注入源源不断的动能。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