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兴置县始于南唐昇元元年(937年),属泰州管辖,县名由来是“随泰州兴起”,寓意“国泰民安、百业兴旺”。自得名以来,泰兴历时千年从未更改。
元末战火使泰兴城垣堞残毁,明初恢复重建,至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城池终落成。建成后的泰兴城池状如西瓜,俗称西瓜城。西瓜城外护城河状如巨龟,民间又称泰兴为龟城。城内有三座土山,皆高不过五城门。
泰兴先民独具匠心的筑城智慧令人惊叹,他们垒土成山,疏流成池,街水相依,路桥相连。《泰兴县志》残本上面有记载民谣《泰兴十样景》:“泰兴城,好风光,十样景,听我唱。一鼓楼,二水关,三井头,四关厢,五城门,六角桥,七星池,八善堂,九条巷,十院寺。劝诸君,莫记忘。”

抗美援朝首位“特级战斗英雄”杨根思,中国地质事业奠基人丁文江,剧作家、物理学家丁西林等,是泰兴名人的杰出代表。泰兴市根思乡以革命烈士杨根思的名字命名。名扬中外的黄桥决战发生在泰兴境内,光荣的革命传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泰兴儿女。
泰兴素有“教育之乡”“银杏之乡”“建筑之乡”“提琴之乡”“减速机之乡”等美誉。以银杏为例,泰兴银杏有1500多年的栽培历史,拥有全国第一个享有原产地域产品保护的泰兴白果。近年来,泰兴持续发力“推动农业现代化走在前列”,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打造省级农业现代化先行区。
文字:刘春
摄影:顾继红 朱洁/视觉江苏
设计:曹家瑞
翻译:卫鑫
鸣谢:泰兴市党史方志办公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