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泰州海陵:培育新质生产力,释放澎湃潜能

有“螺蛳壳里做道场”之称的泰州市主城区——海陵区如何提速争先抢抓机遇?他们的答案是——2024年,海陵区抓大项目、抓实项目,以高质量项目讲好高质量发展“硬道理”。

石化产业曾是海陵区经济发展的支柱和命脉,“十三五”以来,海陵在艰难转型中加快“去化工”“去非规造修船”。随着2023年11月30日梅兰化工最后一套装置按下“停车键”,海陵41家化工企业全部成为历史。此前,42家造船厂也已尽数退出。

这些企业的退出,给海陵工业产值、税收等主要经济指标造成了严重冲击。要填补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巨大缺口,必须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加快推动新旧动能转换。

该区围绕“1+2+3”现代产业体系,锚定工业开票销售和规上(限上)服务业营收“双千亿”目标,紧盯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新材料、现代农业等八大赛道,一体实施传统产业焕新、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确保2024年全力突破1个百亿级项目、2个50亿元以上项目,完成20个“三比一提升”新开工项目、新增3个省重大项目。

海陵区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一方面充分发挥区投资促进中心统筹协调作用,建强5大招商分局专业队伍,激活北京、上海、南京三大离岸创新中心强劲活力。另一方面,用好产业链招商、展会论坛招商、大数据招商等“招商十法”,攻坚各行业前十强龙头,加快形成“大项目顶天立地,小项目铺天盖地”的生动局面。

营商环境一直是海陵区的“金字招牌”,连续多年营商便利度考核名列全省第一方阵。2023年,该区获评“全国营商环境创新创优典范区”,并在全省首创设立营商环境体验馆。新的一年,海陵将继续打好优化营商环境攻坚战、持久战,真正让经营主体看到新变化、得到新实惠。

继续深化“拿地即开工”“以函代证”“工业上楼”等重点改革,在压缩审批时限、降低企业成本上狠下功夫。同时,将利用两座营商环境体验馆充分做好政策集中展示,常态化开展“三大一送”暖企行动,主动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全要素链条保障,实打实帮助企业排忧解难,持续擦亮营商环境“省市第一方阵”金字招牌。

到2025年,海陵区将实现“1111”目标,即工业税收年均增长10%、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0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0家、工业开票销售达1000亿元。一个更加强大、更加幸福的海陵,将为泰州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澎湃的动能。

(泰州市海陵区融媒体中心供稿)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