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实践基地 > 正文
江河湖海青蓝行|“太湖美在太湖水”,影响水生态健康的两个方面是什么?

交汇点讯 春节假期,鼋头渚、龙头渚等景区游人如织,太湖景区旅游“热辣滚烫”、人气火爆的背后,是持续不断推进太湖治理、提升太湖水质的生动缩影。刚刚过去的2023年,太湖水质藻情历史最佳:湖心区近年来首次实现年度Ⅲ类水质,2007年以来首次全年未出现异常水体,综合营养状态指数首次低于55,生态环境部首次将太湖水质评为“良好”等级。“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那么在改善太湖水质的过程中,影响太湖水生态健康的两个方面是什么?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刘伟京进行解答。

 

【水之问】影响太湖水生态健康的两个方面是什么?

【关键词】浮游植物;水生植被;藻进草退

【大咖说】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刘伟京:

影响太湖水生态健康的两个方面:一是浮游植物(藻类),一是水生植被。水生态系统的演变、变化,也就是这两种类型植物的进退过程。以前浮游植物特别是藻类比较少的时候,水生态是健康的。水生植被特别是沉水植物和挺水植物都比较丰富,水清岸绿,是一个非常良好的生态状态,物种也比较丰富。但是蓝藻就是浮游植物爆发以后,会对沉水植物产生很大的影响。藻进草退,水草大面积消失、蓝藻大面积爆发。

60年代的蓝藻虽然在图上标出来有一些面积的覆盖,但是量还是非常少的。实际上,到了2022年,蓝藻已经得到了一定的遏制,比前几年已经有了一定的好转,但是它的覆盖面积还是非常大。特别是太湖的西部地区,靠西北部方向,蓝藻爆发还是比较明显的。60年代,周边和沿岸地带,水生植物特别是在东太湖区域,水草覆盖面积还是非常大,而且种类也非常多,西部地区也都有,但是到了2018年夏季的时候,仅有很少的一点点,覆盖面积下降得非常明显。所以说,藻进草退,蓝藻爆发得多了,水草就会大面积消失,实际上也是一个竞争的关系。

在1960年、1980年、1987年、1997年的时候,我们相关团队留下的一些资料,对比应该是非常清楚的,这是水生植被分布的一个变化,总体来讲,就是出现了一个“藻进草退”的过程。我们的目标是通过治理、各种措施,能够遏制蓝藻的爆发、减少爆发的面积,同时恢复水生植物的生长、恢复一个健康的生态系统。

“美丽江苏——江河湖海青蓝行”系列主题活动由江苏省生态环境厅、新华报业传媒集团主办,江苏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新华日报社新华传媒智库承办,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支持举办,旨在助力美丽江苏建设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充分彰显自然生态之美、绿色发展之美、城乡宜居之美、水韵人文之美、区域善治之美。

新华传媒智库调研组(孔德信 李先昭 王男 张晓蕊 朱姝 封颢 昝寻寻 笪颖 刘健 潘祥海 印丹 刘畅方达/视频)

责编:封颢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