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逐绿而行,筑牢高质量发展绿色基底

近日,第六届联合国环境大会在肯尼亚内罗毕落下帷幕。大会期间,多位专家点赞中国新能源汽车,称“中国制造”将助力全球实现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目标。国际的高度认可是对中国产业转型、绿色化发展的最大肯定与鼓励。

产业逐绿而行,是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应有之义。新型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而生态化是其本质特征。近年来,我国大力推动产业绿色转型:截至2023年,我国累计培育国家层面绿色工厂5095家、培育绿色制造专业化服务机构500余家;光伏产业链主要环节产量连续多年保持全球第一;新能源汽车产销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近期,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七部门发布我国首个《关于加快制造业绿色化发展指导意见》,对传统产业绿色低碳转型、新兴产业绿色低碳高起点发展等指明了方向。近日发布的《绿色低碳转型产业指导目录(2024年版)》,则细化了相关产业的具体内涵和要求,为产业绿色转型提供了参考与支撑。政策体系的愈加完善下,产业绿色化发展渐入佳境。

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是先进的生产力质态,是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向“新”而行,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塑造核心竞争力。徐工集团是国家级绿色供应链管理示范企业,五年多来,企业累计联动供应商企业攻关绿色工艺近百项,节能效益超5000万元;从“靠煤吃煤”到“点煤成金”,宁夏银川的宁东能源化工基地通过持续发力技术创新,在企业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园区循环式发展等方面走在行业前列。向科技创新要动能,企业发展轻装上阵。在《关于加快制造业绿色化发展指导意见》中指出,聚焦制约新兴产业绿色发展的瓶颈环节,加快补齐短板弱项。走稳技术攻关与成果转化,抢占前沿科技,产业绿色转型蹄疾步稳。

数绿协同,打造产业发展新增长极。华润集团旗下的华润水泥是国内水泥行业的标杆企业。通过利用5G、物联网、无人驾驶等新技术,人员效率、设备效率等显著提升,二氧化碳排放下降24%,人均水泥产量提升105%。数字化在推动产业结构绿色转型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能够通过数据分析,更好地了解资源利用情况,优化资源配置,还能通过分析更好掌握生产工艺流程。数字经济与绿色产业从“比翼齐飞”到“双向奔赴”,最终走向“融合互动”,将为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抢占发展新赛道提供有力支撑。

当前,我们正处于美丽中国建设关键时期,谱写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新篇章,必须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推进产业绿色化转型,不断筑牢绿色基底,提升高质量发展“含金量”。(桃溪)

责编:郑亚群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