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江文化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根脉,凝结着革命文化的红色基因,汇聚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时代魅力,蕴含着最生动和有说服力的思政资源,是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和力量源泉。充分挖掘阐释长江文化蕴含的思政价值,从思想价值导向、内容形式创新、体制机制完善等方面强化其思政育人力度,可以激励时代新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谱写精彩的人生华章。
坚持价值导向,充分彰显长江文化思政育人的思想魅力。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是文化的基本价值功能。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为个人生活行为的内在价值时,便能潜移默化地激发人的家国情怀、熏陶人的道德品格、健全人的身心健康。在长期的社会生产实践中形成的长江文化,蕴含了长江流域中华儿女敢为人先、家国天下、兼容并包的道德品格,追求真理、百折不挠、英勇不屈的崇高精神,以及开拓进取、求真务实、和衷共济的集体主义理想光辉,彰显了长江文化独特的精神标识。这些具有超越时空魅力的思想成果既是中华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时代新人坚定文化自信的力量源泉。因此,培育时代新人必须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认识和深入挖掘长江文化的思政价值,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转化为时代新人的自觉思想行动,在新征程中担负起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立足时代实践,不断创新长江文化思政育人的内容形式。任何社会的文化发展都是随着社会生产实践不断发展的。因此,弘扬长江文化思政价值,必须立足现实语境,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使之与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相适应,使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时代新人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价值基础。一方面,从理论研究看,应当创新对长江文化在历史演进中的思政价值进行整体性科学阐释,精心打造长江文化思政育人学术共同体,使时代新人深刻感悟长江文化的历史厚重和红色底蕴,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爱国情怀和对崇高理想的价值追求。另一方面,从高校实践来说,应当开发有关长江文化思政育人的必修课或选修课,讲好长江故事,通过田野调查、社会实践等多元途径凸显长江文化在培育时代新人中的独特价值地位,从而增强时代新人对长江文化的全面认识。
完善体制机制,努力提升长江文化思政育人的整体效应。政府是推进长江文化思政育人的主导,应加强顶层设计,出台传承、保护和弘扬长江文化思政教育的相关政策措施,统筹协调长江文化思政资源,以形成推进培育时代新人的合作运行机制和保障机制。学校是实施长江文化思政育人的主体,要在深挖阐释长江文化蕴含的民族精神、道德理想和价值追求等思政核心元素的基础上,建设长江文化思政资源数据库,实现资源共建共享,努力探索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长江文化思政育人模式,达到以文培元、以文铸魂,不断丰富和拓展时代新人精神世界。社会是形成长江文化思政育人的重要载体,应为文化育人承担相应的义务,通过多样化的组织形式积极营造开展长江文化思政学习的社会氛围。只有建立各方通力合作机制,形成合力,才能真正发挥长江文化思政育人的整体效应。
周建超(作者为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脉络与推进路径研究”〈23ZDA013〉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