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文明实践 > 正文
东海:奋力“挑大梁” 增效争进位

春风送暖,万物竞发,东海县抓项目、促发展势头强劲:从太平洋电子级石英材料(三期)项目开工建设,到悟飞智能逆变器和电动车能源控制器制造项目加快建设,再到高新区不断孵化出高精尖项目,一项项突破彰显奋进姿态,助推高质量发展。

过去的一年,东海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50.63亿元,增长1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7.08亿元,增长23.5%,增幅均居全省40个县(市)前列;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2.6%;工业应税销售收入542.85亿元,增长37.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1.64亿元,增长7%,各项经济指标连续三年高歌猛进。工业应税销售收入增幅、政府性债务规模及债务率等近四成高质量考核指标在全市同类县区中排名第一。入选2023全国县域高质量发展百强、全国县域发展潜力百强,蝉联省乡村振兴考核第一等次。

“敢”字当头,“干”字为先。今年,东海县将勇挑大梁走在前,巩固增效争进位,在打造产业强县、扩大有效投入、优化城市能级、推动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东海、增进民生福祉、优化社会治理7个方面实现新提升。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力争达到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工业应税销售收入增长20%;产业投资完成200亿元……一串串数字,为新一年的工作定下具体目标,中国式现代化在东海大地日益展现出可观可感的现实图景。

积势蓄能重点项目挑大梁

在东海县牛山街道邦博铝制螺旋盖项目现场,塔吊林立、机器轰鸣、人员忙碌,崭新的标准厂房雏形已现。按照施工计划,一季度项目主体将完工。待二季度投产达效后,项目可形成年产4亿只铝制螺旋盖的生产能力,预计年新增工业应税销售收入8000万元。

抓项目的劲头,从县城延伸到各乡镇,东海各地展现出“开年就是开工,开工就要实干”的决心与行动。

在安峰镇安北村一处施工现场,高耸的塔吊在空中挥舞着巨臂,地基已稳固完成,两处钢结构厂房框架即将搭建完毕,一座生产石英晶体材料的现代化工厂正如火如荼地建设中。这个总投资2亿元的项目,4月份即可完工,预计年产5万吨石英晶体材料。

重大项目是稳定经济运行的压舱石,是真正挑起大梁的硬支撑。去年,东海县大力实施精准招商、产业招商、以商引商,鼓励存量企业增资扩产,东海硅产、国素生态等163个过亿元项目签约落地,协议总投资571亿元,其中109个项目签约转开工,58个过亿元项目竣工投产,45个市重点产业项目完成投资138.6亿元,超年度计划5个百分点,其中新建项目投资完成率全市第一。

今年,东海县将安排实施58个市重点产业项目,年内完成投资162.9亿元,数量、年度计划投资同比分别增长28.9%、23.8%。按照计划,47个新建项目上半年全部实现开工。

以高质量项目讲好高质量发展“硬道理”,东海稳稳托起全年经济基本盘。去年,东海县面对新旧动能转换,抓实体、促转型,构筑了更具支撑力的产业体系。规上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和工业应税销售收入分别增长15%、26%、34%,在连云港市县区中均居第一;组建晶硅产业链石英产业联盟,成功举办全国首届硅产业发展大会,硅产业产值连续3年增长20%以上,突破300亿元,保持了经济增长的“稳”,放大了产业发展的“势”。

盘子大,但不是什么菜都往里装。东海加快硅产业、新材料、新循环经济、矿业等主导产业发展,重点聚焦中高端领域和石化基地产业链下游加大招商力度,进一步强链补链延链。项目建设看数量更看质量效益,看体量更看科技含量和绿色含量,看财税贡献更看带动引领效应,看当下产出更看未来竞争力。

力争到2025年工业总产值突破500亿元,让新型工业化之“机”更好转化为发展之“势”,一个工业经济扩容提质的活力东海加速崛起。

推进乡村振兴寻求新突破

10条生产线飞速运转,1500多名手绘员工全情投入创作……这是齐珑美甲有限公司的工作日常。“一副穿戴甲3天出样,7天出大货,平日里每天出产量在3万多副,销售额约30万元。”公司负责人介绍,穿戴甲比较灵活,它可以拆卸,用来搭配当天的衣服。

近年来,以美甲生产销售为一体的源头定制厂家蜂拥而至,东海已成为国内手工穿戴甲主要集散地之一,热力四射的“水晶之都”再添一块金字招牌。

窗外寒风凛冽,室内暖意融融。晚9点,在东海水晶跨境电商交易中心,几名外语主播准时上线开播。4年来,从这里成长起来的外语主播累计达1623人,他们通过共享直播间让东海水晶开启“跨国之旅”。

网络与产业的碰撞,让电商成为这片土地热门的职业之一,也让更多人将发展的目光锁定这里。

作为现代服务业优化升级的重要一环,东海将建好直播电商基地、跨境电商示范区,更好实现水晶和穿戴甲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去年,东海县水晶小镇获评全国版权示范园区,发布水晶产品团体标准6项,入选省“正版正货”承诺企业18家,水晶产业年交易额突破400亿元。跨境电商外贸综合服务中心投入使用,网络销售额增长18.6%,其中跨境电商增长30%。快递收发件量突破3亿件,增长35%。

既是工业大县,也是农业强县,东海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在富民兴村、推进乡村振兴上不断寻求新突破。

历经3年精心打造的羽山一期生态修复工程日前建成开放,登东海最高峰可南望淮海之貌、北看沂蒙雄姿。春节期间,羽山景区每天游客量都保持在上万人次。

“今年春节期间,新一批瓜菜已经上市,很多人到我们这里游玩。”桃林镇一位蔬菜种植大户说,村里组建合作社,搞起种养、观光、餐饮“一条龙”服务,吸引不少城里人到农村过年。

民生实事增添幸福底色

清晨,平静的西双湖被野鸟的高亢鸣叫唤醒。西双湖有湿地面积445.9公顷,近年来,东海县通过“水护栏”、划定湿地保育区等方式进行保护,先后投资1亿多元改善湿地生态环境。一系列举措让这里成为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调查显示,西双湖湿地各类生物达到600多种。

看得见星空、闻得到花香、听得到虫鸣,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高品质生活的成色。近年来,东海经济保持平稳健康增长,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该县纵深推进蔷薇河流域综合整治,新建村庄污水处理设施37座,改造污水管网508公里,氟化物因子得到有效遏制,农田退水治理经验在全省推广,国考断面水质全部达标,获评国家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生态东海的秀丽底色更加彰显。

为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东海坚持把八成以上的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投入民生领域,切实增强城乡公共服务的均衡性和可及性,持续加大优质公共资源供给。去年,东海县组织“就业直通车”“招聘夜市”等促就业活动,新增城镇就业1.3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9636人,扶持自主创业3200人,交出了更具向心力的民生答卷。

走进牛山街道幸福社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导引图随处可见,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就位于便民生活圈的核心位置。养老中心配备了棋牌桌、按摩椅、书柜等设施,每天下午,附近的老人们都会聚在这里休闲娱乐。社区还定期组织开展健康义诊、义务理发等活动。

家门口能“托老”,也能“托小”。如今,县城居民在15分钟内就能步行至超市、快递点、运动场所、菜市场、学校、幼儿园、公园等场所,极大地方便了生活。

新年伊始,东海锚定更高民生保障目标,全力稳就业、促创业,推动教育、医疗资源优质均衡发展,大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高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守牢生态环保、安全生产底线,持续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东海县将切实贯彻“巩固增效”的年度主题,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全面体现“跳起来摘桃子”的能动性、奋进性,把工作尽可能往前做、往前赶,能多干一点则多干一点,切实担负起“挑大梁”的使命担当,一步一个脚印将东海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

责编:王琼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