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我国持续推出便利中外人员往来举措,释放何种信号?

外交部领事司7日发布,为进一步促进中外人员往来,中方决定扩大免签国家范围,对瑞士、爱尔兰、匈牙利、奥地利、比利时、卢森堡6个国家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免签政策。除了免签国陆续增加,外国友人来华期间的支付便利性问题也得到了改进和提升。

我国还将持续推出便利中外人员往来举措的表态,包括近期中国对外免签国家持续增加、支付便利性不断改进提升等等具体举措,释放哪些信号?或将带来哪些预期?特约评论员苏晓晖带来分析解读:

特约评论员苏晓晖:便利人员往来的举措是在两会外交主题记者会上宣布的,这个记者会是国际社会全面了解中国外交和对外关系的重要窗口,中外媒体提出问题,外长进行有针对性的回应,除了回应之外,中方也主动传递信息、放大信号,把记者会作为一个重要的平台。所以当记者会宣布一些举措和政策的时候,往往引起各方高度关注,大家关注的不仅仅是举措政策本身以及可能会产生的影响,同样也关注背后的深层次的逻辑。

涉及便利人员往来的措施及背后的考虑,首先是中国再次强调,中国将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关起门来是不可能发展的,开放包容才会带来经济活力。所以从经济外交的角度来说,必须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可能真正推动开放包容开放合作。所以中方看到人员往来的过程当中,航班少、价格贵是一个重要的问题,那么来华人员支付不便也是必须解决的问题,那么现在相关的举措都是针对已经对往来造成阻碍的一些因素。

同时中国会看到,开放包容意味着要提供更多的机会,所以针对一些欧洲国家的免签政策,当然是希望这些国家的投资商、普通民众能够更亲身地了解中国,看到中国的营商环境,感知中国发展的态势。所以在这样一些政策的保障之下,中外之间的往来会进一步密切,中国和世界之间的关系会拉近,会产生更多的具体的商机,中国企业也会有更多的走出去的机会。

而同时我们会看到中国在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当今世界仍然是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盛行,也有个别的国家在搞脱钩锻炼。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中国强调开放包容态势,强调合作才能发展,互利共赢才是各国之间的正确的选择,以此来对冲当前所产生的这些负面的影响。强调开放型的世界经济才是共同发展的基础。

责编:钱晶晶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